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其项目目标、架构设计、建设水平、运行维护都会影响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效,一些地区已经将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纳入智慧城市管控体系,并进行统一管理。因此,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评审对智慧城市建设落地、数字政府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分类和特点
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是指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的信息化项目,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软件开发、信息安全建设、信息系统运维服务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项目。按照项目性质,可以分为新建项目、升级改造项目和运维项目。
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除了具有信息化项目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变更频繁、技术更新迭代快等共性特点,还包括以下几点特性。
一是资金来源的公共性。项目资金主要来自财政预算,因此要求项目在规划、实施和管理、资金使用过程中须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财务规定和审批流程,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透明性和效益性。
二是公益服务性。项目通常以满足公共利益、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主要目标。例如,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加强社会管理、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等,提升公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整体运行效率。
三是数据高敏感性。项目涉及大量敏感的政府信息和公众数据,因此对信息安全和系统可靠性有严格的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项目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抵御各种安全威胁,保障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四是注重长期效益。项目不仅关注短期的建设成果,更注重对政府治理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效益。
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的评审流程
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评审一般分为立项前技术评审与预算评审、实施过程管理与评审、项目后评价三个阶段。各阶段评审的侧重点不同,相互衔接。
一是立项前的技术评审和预算评审流程。一般包括项目申报、形式审查、评审、专家论证、终审意见等环节。一般技术评审在前,预算评审在后。项目申报,即建设单位提交项目申报函、项目申报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等)等文件,必要时须附上级部门或统筹部门意见。形式审查,即初步审查申报材料是否齐全、申报文件编制规范性。不合格的项目退回建设单位,按要求补充修订并再次提交材料。评审分为技术评审和预算评审,由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技术评审,由财政部门组织预算评审,分别形成初步评审意见。专家论证,即组织专家论证会,对初步评审意见进行论证。终审意见,即由主管部门出具项目评审的意见函。
二是实施过程管理与评审。包括招标采购管理与评审、进度与质量控制、资金拨付、项目验收等环节。其中,招标采购管理与评审、进度与质量控制、项目验收一般由建设单位承担,并定期报评审主管部门备案,涉及重大变更须重新报评审主管部门,按照技术评审流程重新评审。资金拨付审核由财政部门结合建设单位资金拨付申请、阶段性验收报告及第三方造价审核意见,按项目里程碑拨付款项,确保资金使用与预算一致。
三是项目后评价。信息化项目后评价工作一般由行业统筹部门或主管部门组织,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审,最终由行业统筹部门或主管部门出具评审意见,并纳入建设单位绩效考核,作为后续项目申报和资金拨付等事项的重要依据。
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
评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需求分析不到位。需求分析是信息化项自建设的基础,需求分析不到位易导致项目频繁变更甚至项目失败。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需求分析不到位主要表现为部门间协同考虑不全面,仅从本部门业务需求角度出发,未充分考虑跨部门业务流程衔接,出现与实际业务流程不符情况,同时,还有对资源的需求量预估不准,使用性能超出实际业务需求的软硬件资源、数据资源或云资源,易造成资源浪费。此外,有的升级改造类信息化项目与前期项目衔接不足,升级需求、项目边界模糊不清问题时有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