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良好ESG记录的企业更容易吸引和保持投资者的兴趣,从而可能获得更低的资本成本和更高的市场估值。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深入,社会责任投资(SRI)正逐步成为投资领域的发展重点,其核心在于在追求财务回报的同时,兼顾投资项目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表现。ESG评价体系是对企业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现的关键评判方式,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来评估企业的可持续性和长期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ESG评价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具有良好ESG记录的企业更容易吸引和保持投资者的兴趣,从而可能获得更低的资本成本和更高的市场估值。
社会责任投资与ESG评价体系的内涵
社会责任投资是指在传统的财务指标之外,以预期稳定利润分配的持续性、遵守法律、雇佣习惯、尊重人权、消费者问题、社会贡献程度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等社会伦理性标准为基础,评价并选择企业所进行的投资。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社会责任投资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自光,投资者开始将企业在环境和社会方面的表现纳入投资决策的考量中。近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不少投资者采取更为保守的投资策略,社会责任投资的低风险特征正迎合这一趋势。同时,不少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应对危机的办法是建立一个能够普惠大众的资本市场,这也符合社会责任投资的理念。因此,社会责任投资已逐步成为投资者的主流投资策略。
ESG评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责任投资关联紧密。国际上有不少享有盛名的投资机构都打造了相对成熟的ESG评价体系,受到投资者的关注。ESG评价体系一般具有完备的指标以及科学化的评价办法,能够切实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程度。我国一些投资机构也推出了适应本国国情的ESG评价体系,充分结合了我国的政策指向和产业发展特色。国内和国外的ESG体系因关注的投资侧重点不同而有所差别,国外的ESG体系重点聚焦在全球性的问题上,而国内的ESG体系则更紧密地契合国家相关战略决策。
ESG评价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ESG评价体系将环境、社会以及公司治理设定为三个关键维度,将企业的相关表现均涵盖其中。相对于国内,国际上ESG评价体系的发展较早,指标较丰富完备。国内依照国家政策和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构建了契合我国国情的ESG体系。例如,中证指数有限公司(CSI)在设定ESG评价体系相关指标时,充分考虑了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尤其重视环境的合规状况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