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
作者 马倩
发表于 2025年7月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积极营造创新氛围,促使职工勇于尝试和创新。通过建立创新基金,组织创新大赛,给职工提供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与机会。同时建立容错机制,使职工能够对创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从而保护职工创新的积极性。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迈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社会公共服务重要供给者的事业单位,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也迎来了挑战和机遇。如何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新常态中的作用,已成为当前事业单位亟须解决的课题。

新常态下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能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需求,事业单位需要通过精准招聘来吸引和选拔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的招聘工作通过线上线下的多元化渠道进行,有效地拓展了人才选拔的范围。同时,引入结构化面试和心理测评的科学方法来提高招聘的准确性与效率。这些措施在充实事业单位人才库的同时,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改善。例如,某省级科研机构通过改进其招聘流程,成功地吸引了近50名来自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大大提高了科研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录用了优秀人才之后,如何对这些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是摆在事业单位面前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结合本单位战略目标与业务需求,准确设计岗位,并明确每个岗位的责任、工作内容与要求。确保职工的能力和岗位的需求实现高度一致,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另外,事业单位还应重视对职工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优化,以保证团队中既有资深老同志,又有充满活力的青年才俊。这样的人才配置优化不仅提高了单位的总体工作效能,还增强了其面对复杂挑战的应对能力。事业单位要想保持人才队伍的持续竞争力,也需要重视职工职业发展与能力提升。通过建立科学的培训计划,并与内部培训、外部学习和轮岗锻炼相结合,给职工提供大量的发展机会。

本文刊登于《投资北京》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