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越剧《新龙门客栈》到《我的大观园》,从“练功房女孩”到“越剧顶流”,来自浙江的90后青年演员陈丽君,凭借着对越剧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传统戏剧走进更多年轻人的心,成为新时代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典范,并获得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从艺20载,陈丽君始终怀着对艺术的敬仰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在表演上精于钻研、勇攀高峰。她以舞台实绩来守护和传承越剧艺术,努力用优秀的艺术作品吸引更多观众走进越剧剧场,将火热的“大流量”变成传播传统文化的“正能量”。
倔强女孩“扑”上越剧,终涅槃成名角
1992年,陈丽君出生于越剧的发源地浙江省嵊州市,父母都是农民,以种茶为生。嵊州人几乎都会哼唱几句越剧唱词,听着长辈唱着“我家有个小九妹”长大的陈丽君,逐渐在这种戏曲氛围中生发出对越剧的热爱。13岁那年,陈丽君做出了惊人的决定,她选择放弃读普通中学,转向报考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父母觉得学戏太苦怕她会后悔,但陈丽君坚定地说“不会后悔”。
这份“叛逆”让陈丽君用一股韧劲“扑”到越剧上,在练功房里开启“自虐式”训练:每天凌晨5点起床压腿、练声,在练功房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深夜对着镜子修正表情,就连吃饭时都在模拟角色步伐……
在一次高难度的动作练习中,陈丽君从桌子上翻下去时落地不稳,导致腿部撕脱性骨折。在多年的训练生涯中,运动伤痛时有发生,但陈丽君从没因此想过放弃,依旧坚持练习,执着于自己的梦想,毕竟“舞台艺术是一次性呈现,必须用千万次的练习,为台上那一刻做准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丽君16岁参加“雏凤争鸣——浙江省越剧艺校学员电视挑战赛”时,斩获金奖,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小百花班”。由于身材高挑,一脸英气,老师觉得她更适合演越剧小生。在老师的多次沟通下,陈丽君改学小生,师从“越剧第一女小生”茅威涛。
对于学了三年花旦的陈丽君来说,学小生意味着要推翻所有肌肉记忆:花旦的柔美碎步需改为小生的龙行虎步,兰花指要化作握扇抱拳,连呼吸节奏都要重新适应。
因此,陈丽君没日没夜地练习,汗水将衣服浸湿了一遍又一遍。为练《吕布与貂蝉》中一个回眸,她对着镜子练到眼球充血。难度最大的是声腔,陈丽君花了好几年调整,练到嗓子哑得都说不出话来,还一度因为用嗓过猛进了医院。她也曾想过放弃,但想到自己的梦想,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经过这段艰难无比的“二次成长”,陈丽君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毕业后,陈丽君进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那里高手如云,陈丽君才发现自己只是“巨人堆”里的一只“小蚂蚁”。这种巨大的落差感没有让陈丽君气馁,为了在这个强者林立的地方闯出一片天,这个倔强的女孩决定从最底层的跑龙套开始干起。为了争取一个小角色,哪怕只是在舞台上露个脸,她都要拼命练习,别人练习一遍,她就练习十遍、百遍,一个小角色也要做到最好。
陈丽君在舞台上一点一点成长,从一个个龙套,到一次次比赛,再到拥有自己的个人大戏,“每一步都走得艰难而难忘”。后来,陈丽君不仅获得了出演主角小生的机会,还获得浙江省“新松计划”青年戏曲演员大赛金奖、“越美中华”越剧青年演员大汇演越秀组金艺奖等各种奖项。
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想要做好热爱的事,所以选择让自己累一点,就算只有龙套跑,我也会倾尽全力。”从“练功房女孩”到“越剧常驻小生”,“每一步都算数”在陈丽君身上彰显得淋漓尽致。
“台下十年功”,终造就出圈名场面
尽管陈丽君已经成为越剧新一代名角,但大众对越剧的了解和关注很有限。直到2023年的越剧《新龙门客栈》,这不仅让陈丽君火爆全网,也让越剧走进了大众视野。
陈丽君在《新龙门客栈》中饰演贾廷,一出场,全场被她的小生扮相镇住了:一袭蓝衣,又帅又飒,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全身上下都是戏。她把贾廷这个复杂又神秘的江湖人物演得活灵活现,好像把观众带进了那个充满刀光剑影的武侠世界。“贾廷单手抱金镶玉转圈”的30秒视频,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被网友反复“刷屏”,引得很多年轻粉丝“入坑”,观众都忍不住惊叹:“原来越剧还能这么酷、这么好看!这还是我认识的越剧吗?”
此后,更多的人开始深入了解陈丽君,并逐渐被她的专业功底和对戏曲的热爱执着所折服,才明白贾廷角色的精湛呈现是她“台下十年功”的必然。在排练传统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时,为了演好梁山伯这一经典角色,陈丽君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特点。她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梁山伯的憨厚笑容和书生气质,模仿古人的言行举止,力求将角色演绎得栩栩如生。在排练过程中,她常常因为一个动作不到位而练习上百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陈丽君备战《戏码头》全国青年戏曲挑战赛时,在一次加练参赛剧目时不小心用力过猛导致腰伤复发,但为了呈现出彩的表演,陈丽君冒着可能无法站立的风险,选择了唱做繁重、技巧丰富的《白蛇传·断桥》。为了丰富表演形式,陈丽君专门向各种流派、各个剧种学习。表演当天,陈丽君无论是演唱的表达还是技巧的展示,抑或是情绪的把握,可以说是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她的表演可谓是曲中有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负心汉许仙,全场观众都为她精彩的演绎所倾倒。
在《我的大观园》里,贾宝玉滚台阶的片段,成了令人揪心的“名场面”。贾宝玉因协助蒋玉菡藏身得罪了忠顺王,因此挨了父亲的打,要从台阶滚下。陈丽君主动提出从2米高的台阶连续翻滚而下,说这样更有情绪感染力。舞台有数十个台阶,陈丽君滚过无数次,磕磕碰碰无数回,才有了对肢体的精准掌控,才有了情绪的层层递进。少年宝玉的倔强、无奈、绝望,都随着一级级台阶倾泻而下。陈丽君膝盖“滚”得淤青发紫,却坚持不用替身。她说:“身体痛楚能激活真实情感,这是永远替代不了的舞台生命力。”
陈丽君的出圈并不是偶然,而是她“台下十年功”的必然,那些“滚”出来的名场面都是她对戏曲的精益求精和“戏比天大”的执迷。“关山难越依然越,千劫万难志不消”,她是战绩斐然的后起之秀,从13岁下定决心学越剧,到如今因精湛表演爆火,人们很难想象这个单薄的身影是如何十年如一日地将自己锁在练功房里刻苦训练,又是如何在艰难的训练中一次又一次克服迷茫与焦虑……
“流量”变为“能量”,勇担越剧文化摆渡人
陈丽君爆火后邀约不断,各大电视台都邀请她参加节目。在《我想和你唱》的舞台上,她与韩红跨界携手,将流行音乐与越剧融合,带来了一场绝佳的视听盛宴,悠扬的越剧念白更是将这首《沧海一声笑》的江湖侠义、快意恩仇表演得淋漓尽致。陈丽君还在节目上身着白衣与“粉丝”共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为观众献上一场东方美学盛宴,甚至首创“戏曲递麦”,在线上线下掀起一波“越”韵十足的热潮。她的出现,让很多之前不了解越剧的观众对传统戏曲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杭州亚运会迎宾宴上,陈丽君与搭档李云霄演绎《梁祝·十八相送》,以轻态化、歌舞化的形式向世界展示越剧之美。她参与创作的舞台纪录电影《新龙门客栈》登上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将戏曲艺术推向更广阔的影像领域。
2024年6月,陈丽君参加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五季》(以下简称《浪姐5》),再次将传统戏曲文化带上舞台。在表演《天命》中,她一人分饰花木兰与孙悟空,越剧唱腔搭配剑舞,眼神凌厉如刃,唱出了越剧的高昂婉转,展现了中华精神气韵。网友们都说:“别的姐姐都是来乘风破浪的,而陈丽君来是为了让越剧以更亲切的方式面对观众的。”
除了将越剧带进大众视野、让更多国人喜爱越剧,陈丽君还带着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践行了越剧文化摆渡人的担当。参加《浪姐5》期间,陈丽君利用休息时间教法国歌手乔伊丝演唱戏曲,当台上的乔伊丝用戏腔表演《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获得好评时,台下的陈丽君功不可没。因为《浪姐5》上的文化交流,2024年10月,陈丽君受邀参加中法文化金秋盛宴,并在法国戴高乐机场被授予“中法传统文化交流大使”称号。
2025年2月6日,陈丽君代表中国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号大厅“我们的春节”活动中,表演越剧经典《凤求凰》。她将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爱慕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清澈婉转的嗓音,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现场观众被她的表演深深打动,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演出结束后,许多法国观众表示这是他们看过的最精彩的演出之一。陈丽君用她的艺术魅力让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陈丽君不仅参加节目宣传越剧,还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戏剧科普知识和练功视频,努力将“流量”化为“能量”。陈丽君说:“流量属于越剧,而我要做的是让关注停留得更久。”陈丽君一直积极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古老的艺术形式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让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鲜活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她以当代青年的锐气与坚守,证明传统文化是可以跨越时空、直抵人心的鲜活力量。
这位越剧舞台上的追光者,以她的刻苦精神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攀登高峰,以她的担当意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陈丽君就像一位文化的摆渡人,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信在她的影响下,会有更多的人加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队伍,让越剧这朵艺术奇葩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
编辑|张辰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