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孕育新生命的奇妙旅程中,准妈妈们满心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然而,妊娠期痔疮却可能悄然来袭。它带来的痛苦不容小觑,不仅严重干扰孕妇的日常生活,影响睡眠质量与情绪状态,还可能对孕期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当痔疮不期而至时,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能最大程度减轻其带来的不适,为母婴健康筑牢坚实防线,让准妈妈们以更加舒适、安心的状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什么是妊娠期痔疮
妊娠期痔疮是指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直肠下端黏膜及肛门皮肤的痔静脉丛血管扩张、扭曲、隆起而形成的静脉团块。具体发生原因为以下三种。①子宫增大压迫。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腹腔压力增加,子宫对直肠和盆腔血管产生压迫,导致肛门周围的血管扩张和静脉曲张。②激素水平改变。妊娠期间,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使盆腔血管弹性下降、肠蠕动减慢,造成便秘,进而诱发痔疮。③活动量减少。孕妇在妊娠期间活动量相对较少,胃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导致大便干燥、便秘,从而加重痔疮症状。具体临床表现为便血、痔核脱出、肛门疼痛和瘙痒,部分孕妇还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肛周湿疹等症状。若未及时进行治疗,会导致孕妇大量便血,从而使孕妇营养不良,进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不同分娩方式对痔疮的影响
顺产 若产妇选择顺产,在生产时,痔疮会引起较大的痛苦。因为顺产时要用力推胎儿,所以痔疮的疼痛和肿胀会加重,这样会使产妇不适,从而影响生产。顺产时还可能会出血,若出血情况较为严重,对产程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出血还会提高产道的复杂性,从而延长生产时长。生产后需要长期休息,若痔疮发作,会导致肛门周围出现瘙痒或感染,严重影响产妇产后休息,从而延长产妇的产后恢复时间。
剖宫产 产妇若选择剖宫产,在剖宫产时,医生需要在子宫和其他器官之间进行操作,这会对肠道、膀胱等部位造成压迫、牵拉,从而导致直肠静脉曲张及内痔脱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