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半年度投资策略:更上一层楼
作者 东方财富策略陈果团队
发表于 2025年7月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复杂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资产市场迎来关键的信心重塑与价值重估阶段。我们认为,中国资产信心重估的中期趋势仍将继续与强化,这一过程受内外多重因素驱动。一方面,关税政策系统性削弱美元储备信用,降低全球美元需求;减税法案加剧美国财政赤字长期失控,侵蚀美元币值稳定根基,新一轮弱美元周期下人民币具备升值预期。中国股市因估值优势战略配置价值持续提升,港股受益于流动性溢价+“新”经济高占比,预计弹性更强。另一方面,随着科技新产业持续突破、出海新市场加速拓展、消费新动能陆续涌现、旧经济迎来供需改善,经济重构将继续推动中国资产信心重估。同时,受益于政策支持+资本市场回报预期提升,中长期机构资金入市+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比例提升的趋势仍将延续。下轮中国企业盈利修复供给侧将发挥更重要作用,呈现“缩量缓升”、龙头受益的特征。

展望下半年,预计市场总量逻辑中分母端/估值端更为重要。市场突破震荡区间的潜在驱动因素有望在下半年迎来积极进展:外部不确定性逐步明朗(重点观察:中美贸易谈判),盈利预期企稳改善(重点观察:推动地产止跌回稳政策、进一步降息和其他提振内需政策,供给侧产能周期改善等)、产业景气线索的进一步明确(重点观察:科技突破)等。此外,保险资金持续增持权益资产,内外环境改善与不确定性的降低有望引发外资新一轮流入中国股市。

目前高景气线索占比拐点未明朗,牛市初期,建议善用赔率思维,等待胜率催化:稳定红利底仓,结构景气,困境反转领域轮动;另一侧,在弹性空间相对有限的中观景气环境下,注意局部交易过热与估值透支,适度轮动。待不确定性逐步明朗,且风险偏好和盈利预期上升,市场有望向上突破震荡区间,建议重点关注AI、创新药、风电、军工、互联网、非银金融、有色等。

弱美元继续,

人民币步入升值预期

市值管理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其背后以股东价值最大化理念为核心的价值管理(Value-based Management,简称VBM),主要来源于海外,经由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形成。随着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资本市场逐步成熟完善,股东价值最大化理念开始深入人心,认为资本市场中的上市公司,不应该一味追求利润的增长,而是需要更加注重市值增长,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公司发展目标。为此,美国学界和商界结合资产定价模型和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提出了价值管理,倡导股东价值最大化,最大限度扩大股东利益。

标题

基于资产估值模型,海外价值管理工具开始逐步推广,有效提升了上市公司价值,促进美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价值管理追求公司内在价值增长,而公司内在价值通常根据资产定价模型进行测算。

弱美元趋势下,国际资本倾向于从美国市场流出,港股作为离岸市场,受益于美元走弱带来的流动性溢价;港股中资企业收入以人民币计价,美元贬值时,人民币资产换算为港币的盈利被放大,直接提升企业EPS预期;此外,美元贬值降低外资持有港股的汇兑风险,进一步抬升风险偏好。

含“新”量更高的港股有望吸引更多资本流入。港股新兴产业结构优势显著,在新上市公司结构中,互联网、创新药、新消费及新能源企业市值占比在60%以上(A股对应占比不足20%)。新经济产业对资本吸引力更高,2025年年初至6月13日,南向资金在红利、互联网、创新药与新消费等赛道持续增持。

标题

美国经济方面,年内美联储降息仍是大概率。6月以来,中国对美国集装箱出港量快速走高,美国仍在关税缓和期加速补库,这也就意味着即使未来特朗普再有新增关税,其对通胀的影响可能会得到阶段性缓冲。当前市场预期年底前美联储降息2次,截至6月18日,9月降息预期已提升至60.1%,较5月9日的43.1%提升17个百分点。

减税法案是特朗普财政的基石,目前的不确定性在于节奏和规模。按照特朗普的预期,乐观情形下在7月4日前落地。减税法案落地,或可改善美国企业投资信心和消费者预期,刺激家庭消费支出和企业资本开支扩张。

本文刊登于《财富生活》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