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赢得父辈信任
作者 郭霁瑶
发表于 2025年7月

6月17日晚上9点半,江苏南通张謇企业家学院的一间教室内,说笑声格外清晰。结束一天充实的课程后,十几名学员并未散去。他们将办公桌拼接在一起,围拢成一个临时的交流区。

“‘企二代’这个群体很特殊,我来这里也是想寻求共鸣。”湖南湘江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玲在自我介绍时说,“我是带着问题来的,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接班的经验。”

话音落下,周围几名年轻的企业负责人轻轻点头,相互交换了一个了然的眼神。

“爸爸的企业现在陷入停滞。我来培训就是希望自己尽快成长,有机会接下爸爸的接力棒。” 一名年轻女生说。

这是新时代民营经济人士培育赋能第五期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的一个普通夜晚。这个夜晚本该随着一场讲座的收尾而结束。但对于这群正从父辈手中接棒的青年而言,关于责任、接班与身份认同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企二代”接班,烦恼不少

交流会上,一位来自北京40多岁的“创一代”感慨道:“我觉得‘企二代’有天然优势。最起码上一辈对你们有信任,愿意给你们机会,你们只要大胆努力做就行。”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与外界想象的“亲子信任”优势不同,“如何赢得父辈的信任”恰恰是许多“企二代”接班路上必须攻克的难题。这也成为培训班学员们课余交流的热点。

“我最常思考的是怎样让父辈对自己放心,到底怎样做才能获得全面肯定。”陈玲向本刊记者坦言。这种寻求认可的迫切感,并非个例。

讨论环节,一位“90后”女生显得有些紧张。她一手紧握笔记本,一手微微攥拳,声音带着些许迟疑:“坦白说,我还没真正进入家族企业,之前一直在国企工作。”私下里,她向其他学员透露了更深层的困惑:父亲从未明确表达过接班意愿,家里兄弟姐妹也都没进入企业。“我爸让我来培训,可能是个信号?但我真不敢问。”

这种对父辈意图的揣测和沟通的谨慎,在“企二代”群体中并不少见。

一位穿着休闲格子衬衫、喝着奶茶,20多岁的男生接着发言。他谈到,父辈管理者很少主动传授企业经营技巧,很多事情需要自己摸索,“栽了跟头才知道怎么做”。他半开玩笑地提议:“‘企二代’接班其实问题不少,之后大家可以组个局好好‘吐吐槽’。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