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美货币被动升值风险需警惕
截至2025年6月27日,依据Wind数据,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下行10.3%。如果以今年1月10日的最高收盘价来看,美元指数至今下跌11.3%。不足半年,美元指数下行幅度超过10%。
与美元大跌对应的是,美元指数中的货币大幅升值。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欧元、日元、英镑、加元和瑞郎对美元分别升值了13.2%、8.0%、9.6%、4.9%和12.0%。此外,澳元、韩元等也对美元出现了超过5%的升值。在岸人民币(CFETS)对美元升值了1.7%,人民币汇率表现稳健。
部分非美货币大幅升值是被动的,并不是由经济基本面驱动的。比如,欧元对美元的大幅升值难以从经济基本面上找到满意的解释。
美元贬得太快了,贬值幅度也太大了。什么原因导致美元大跌,从而导致部分其他货币出现被动大幅升值?大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美国国内政治因素。美联储独立性受到政治因素冲击,市场对美联储能否忠实履行国会赋予的最大化就业和物价稳定双重使命的信念,产生了动摇。今年以来,特朗普和鲍威尔之间的冲突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特朗普曾经多次抱怨鲍威尔很糟糕,美联储降息滞后,甚至出现“解雇鲍威尔”的传闻。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