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新车”,国产汽车价格战乱象
作者 凌川儿
发表于 2025年7月
2025年7月11日,湖南长沙,大批待交易的新车或二手车密集停放在市场内

原价39万的宝马3系2024款,售价22万元;原价26万的岚图FREE2024款,售价18万元;原价29万的蔚来ET5T2024款,售价18万元……

在二手市场中,那些近几个月上牌、总里程不足100公里、价格明显低于官网新车售价的“准新车”,正悄悄等待着它的消费者。

这就是2025年盛夏,车圈闹得沸沸扬扬的“0公里二手车”。

数百辆覆盖车膜的大众、比亚迪、奥迪等汽车整齐排列,它们游荡在瓜子二手车、闲鱼等平台里,售价普遍比新车低20%—30%,部分车型的价格甚至腰斩,共同命运是:刚出厂即被注册,未驶出展厅便沦为“二手”。

而从中国西北边境的霍尔果斯口岸,到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之间,围绕“0公里二手车”出口贸易,早已形成了一条完整而复杂的产业链—直到2025年俄罗斯相关税费调整法令出台之前,来自国内和当地的货代公司、维修厂和贸易商,齐聚中亚楚河河谷,甚至有专门负责车机改装的从业人员,将中国新能源车中文车机改为俄文。

以“平行出口”的名义,上了牌的“0公里二手车”驶出国门,成为曾经拉动中国二手车出海的重要增长力量。但现在,在汽车行业价格战持续升温的当下,因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痛斥,一辆辆被“贱卖”的国产新车被暴露在了阳光之下。

魏建军炮轰的怪象

近日,魏建军在一次访谈中称,行业有一种怪象叫“0公里二手车”。

他在采访中直言:“所谓‘0公里二手车’,就是指上完牌照就算完成了注册,好像是卖出去了,但又回到二手车商手里。有三四千家都在卖,是非常乱的。”

比如,在懂车帝、瓜子、闲鱼等线上平台,有数千家公司在销售“0公里二手车”。

就在魏建军采访发布的几天后,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召集车企和相关行业机构等开座谈会,规范整治“0公里二手车”乱象,同时引导二手车出口,彻底将此事推上了风口浪尖。

笔者通过采访与梳理发现,中国汽车行业的二手车出口自2019年开始探索布局,囿于早期可供试点的城市和企业数量较少,市场开拓有限,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特别军事冲突。

在“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小程序,可以查看商品车出口预约叫号情况

那时起,不少国际车企撤离俄罗斯当地,在供应链出现明显缺口后,嗅到商机的中国车企与贸易商,或直接向俄市场出口汽车,或出于避税考虑,经由哈萨克斯坦等欧亚经济联盟国家中转,来向俄罗斯境内输出实为新车的“0公里二手车”。

在今年1月到4月,超193万辆中国汽车出海的背景下,热度渐起的“0公里二手车”事件同样得到了外国媒体的关注。

比如,有俄罗斯汽车媒体称,有一些中国车企的新车,通过关联经销商或第三方平台进行销售登记后,在没有实际行驶里程的情况下,流入二手市场,最终,汽车制造商报告销量增长,而买家有机会以较低的价格购买一辆“新”汽车,其中,数千辆跨境北上被运至俄罗斯的“0公里二手车”,其车价折扣有时甚至能高达建议零售价的7折。

看上去,车企以这种方式低价促销减轻了库存压力、带动了销量增长,消费者也享受到了更多的优惠。

但是,这些准新车以二手车的面目大规模流向市场,既是当下愈演愈烈“价格战”的延续,对于行业、车企和车主,也隐含着一定程度上边界模糊的待思考之处。

“0公里二手车”见怪不怪?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的汽车产品走向海外时,“0公里二手车”就是主要车源之一。尤其是在中东、东南亚、南美和部分东欧地区,中国新车只要卖得好,立刻就会有二手车商跟进。

本文刊登于《看世界》2025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