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货节”到“分钟达”即时零售重构行业商业逻辑
作者 陆杨
发表于 2025年7月

聚焦消费新时代,即时零售市场成为新战场

受到数字化浪潮的影响,消费领域的持续变革,直接推动了新兴业态—即时零售的快速崛起,并且形成覆盖面庞大的市场潮流,让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得到全面升级。从字面定义来看,即时零售是以即时配送体系为基础的高时效性到家消费业态,属于典型的零售新业态和消费新模式。和传统购物消费模式相比,即时零售最大的优势就是“线上下单,线下快速送达”。以目前京东等主流平台的物流效率来说,很多地区都已经实现了“30分钟速达”,这也和当下消费群体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便捷、高效的购物需求充分契合。

从宏观层面来看,在新消费时代,生活节奏加快、年轻消费者消费需求升级,这些市场因素都为即时零售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平台企业纷纷入局的背后,是巨大的市场空间。当前电商行业经过了几轮洗牌之后,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而即时零售市场近两年却呈现出勃勃生机,其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以北京市场为例,包括朝阳大悦城、三里屯等核心商圈都开始在线上线下融合方面发力。相关线下商超纷纷与即时零售平台合作,线上订单量猛增,消费场景持续拓展,获得了更多的稳定客流。

多维度升级,消费者“体验升维”倒逼市场升级进化

在各大商家与平台聚焦即时零售市场的过程中,时间、场景和价值维度也全面升级。而消费者的“体验升维”,也倒逼整个市场持续升级进化。

首先从时间维度来说,即时零售模式让“天级交付”质变为“分钟级响应”。过去,消费者线上下单后,即便是在沪苏浙包邮区,也要普遍等待1天-3天的物流周期,如果遇上“618”“双11”“双12”或者春节这些节日大促档,随着订单量猛增,物流压力加大,等待期还会加长。虽然促销价格实惠,但很多消费者都对这种漫长等待的消费模式缺乏耐心,导致退货退款增加。而随着即时零售时代的到来,以“本地供给+即时履约”为核心,等待期被压缩到“分钟级”。一般在30分钟内,一些核心商圈的消费者就能享受到快捷线上订单服务。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美团等主流平台拥有庞大的商家网络和高效的配送团队,这让消费者的购物效率和满意度全面提升。

本文刊登于《时尚北京》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