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刺
挑刺一事,自古有之。挑刺者,非但挑人之刺,亦自挑其刺,挑天地万物之刺。然而刺愈挑愈多,人愈挑愈瘦,终至于“挑刺伤身”,亦未可知。
挑刺之人,大抵可分三类:一为“职业挑刺家”,二为“业余挑刺爱好者”,三为“偶然挑刺客”。职业挑刺家,每日晨起,便磨砺其挑刺之具,目光如炬,四处搜寻可挑之刺。彼辈行走于世间,犹如猎犬之嗅猎物,不挑出几根刺来,便浑身不自在。业余爱好者则稍逊一筹,只在茶余饭后,或遇不顺心时,方取出挑刺工具,对周遭事物略加挑剔。至于偶然挑刺客,则纯属一时兴起,挑完即忘,不足为虑。
职业挑刺家中,又有“显挑”与“隐挑”之别。显挑者,明目张胆,当众指出他人之刺,声若洪钟,唯恐旁人不知其挑刺之功。隐挑者则不然,彼辈善于察言观色,专挑人背后下针,刺挑得无声无息,待被挑者察觉,早已血流如注。显挑者常被人当面斥为“多事”,隐挑者则往往被誉为“细心”,实则二者皆是以挑刺为业,不过手段不同耳。
挑刺之风,于今尤盛。互联网兴起后,人人皆可做挑刺大家。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