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时节,细雨斜斜漫过浙江泰顺县徐岙底古村的飞檐,青瓦上滚落的水珠,在鹅卵石铺就的巷弄里敲出细碎的节拍。此时,城市正被钢筋水泥浇筑成整齐划一的方盒,而隐匿在浙南群山间的一间民宿——墟里·徐岙(ào)底,却在时光褶皱中舒展着独特韵律。
古村重生当历史的年轮与现代的心跳共振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于明代景泰年间设县,名字蕴含“国泰民安、人心效顺”的美好寓意。在这片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土地上,有一座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徐岙底村,从宋理宗时期开始,吴氏家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
走进徐岙底村,仿佛踏入一条穿越时空的隧道,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扑面而来。村内38 座院落错落有致地分布,大多采用木结构,搭配石头墙或土坯墙,质朴中尽显独特韵味。村里不仅有建于清朝的顶头厝、文元院、举人府、忠训庙、吴氏宗祠等古建筑,还传承着提线木偶戏、乌衣红粬、六月六禳神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一座活态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2018年,墟里民宿团队与当地政府携手,共同开启了对徐岙底村的改造工程,徐岙底的38 幢古民居被划分为民宿区、新乡民生活区、生活方式类集群和公共配套区,营造出一个宜居宜业的“桃花源”。
在改造实践中,墟里团队始终秉持尊重历史、保护文化的原则,坚持就地取材,将本土的石木建材与老物件融入修缮工程,让每一块砖石、每一片木瓦都成为历史的延续。

夯土墙面和瓦屋面作为徐岙底古民居的标志性元素,在改造过程中被完整保留下来。室内则采用柔和的土色及肌理,与古朴的外观相呼应,铺陈出一种温馨宁静的基调。
不过,保留传统并不意味着摒弃现代生活的舒适与便捷。为了让客人在感受历史韵味的同时,享受到现代化的居住体验,墟里在改造过程中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他们用原木勾勒出建筑的基本框架,再大面积嵌入通透玻璃,使阳光与山景成为空间的自然延伸,且与周边的山岩小溪融为一体,毫无违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