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为什么是弯曲的?
作者 韩晓蕾
发表于 2025年8月

纵横交错的河流网络,构成地球上壮丽的水系图景。这些河流,有长有短,或宽或窄,但从整体上看,无一例外都呈现出蜿蜒曲折的形态。这不免让人感到疑惑,为什么河流总是弯弯曲曲的?

事实上,河流之所以弯曲,是多种自然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常被提及的因素,就是地球的自转。众所周知,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持续的自转运动会产生一种被称为“地转偏向力”的物理效应,这种力虽然不易被人类察觉,却能持续作用于流动的河水。在北半球,河流总是会向右边偏转,导致右岸受到更强烈的冲刷侵蚀,而左岸由于受到的冲刷力较小,逐渐堆积沙石。南半球情况正好相反,河流在这里总是会向左岸偏转。正是这种持续的不对称侵蚀与堆积,使得河道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变得弯曲。

还有一种原因被广为提起:影响河流弯曲的因素是“横向环流”现象。要理解这个概念,可以从“茶叶悖论”说起。

“茶叶悖论”最早由爱因斯坦提出,指的是当茶水在茶杯中被搅动后,茶叶会聚集到杯底中央,而非预想的被离心力推动到杯底边缘。对于这一现象,科学的解释是:当茶水旋转,由于杯底和茶水之间存在摩擦力,导致处于杯底的水流速度慢于上层水流速度,此时,上层的水流被离心力推着向杯壁运动,随后又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杯壁下沉,杯底水流则会由于离心力较小,而向中心区域汇聚,并被推挤着上升,这个过程就造成了“横向环流”。

本文刊登于《环球人文地理》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