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史上的千古名言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传·庄公十年》
释义: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激发了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耗尽,我军的士气正旺,所以战胜了他们。
背景:鲁庄公十年(前684),强大的齐国攻打弱小的鲁国,鲁国大夫曹刿求见,请求取信于民后再战,后在长勺作战,曹刿随从指挥,等齐国军队击了三次鼓后再进攻,大败齐军。战胜后,鲁庄公问这样做的原因。曹刿做了以上回答。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释义:将军在军队中,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
背景:“兵圣”孙武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阖闾让他带领宫女来现场操练。在训练过程中,孙子要把不服从命令的两位队长斩首,阖闾极力阻止,孙子说了上面的话后,将队长二人斩首示众。再训练时,很快就军容整肃。从此阖闾才知道孙子善于用兵,终于任他为将。领兵打仗,战无不胜。
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吴子》
释义:贤明的君主以此为鉴,一定会对内修明政治,对外治理战备。
背景:这是战国军事家吴起政治观点和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吴起带着自己的军事谋略学说拜见魏文侯时,说了这番言论,希望明主既要重视实行仁政,又要加强武装军备,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此番交谈后,魏文侯在祖庙中向吴起敬酒,立他为大将。受到重用的吴起率领魏兵与诸侯大战七十六次,帮助魏国开拓疆土。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