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好汉们钟爱什么饼?
作者 纪习尚
发表于 2025年8月

《水浒传》中,好汉们常吃的饼有三种:烧饼、炊饼、蒸饼。

先说烧饼,《水浒传》中至少出现了三次。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中,史进在赤松林中偶遇鲁智深,拿出干粮与他分享:“哥哥既是肚饥,小弟有干肉烧饼在此。”鲁智深当时又累又饿,吃到这香喷喷的烧饼,再配上干肉,想必会大呼过瘾。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双越

狱 孙立孙新大劫牢》中,狱卒乐和在搭救解珍、解宝兄弟前,先犒劳两人一番:“去藏些烧饼肉食来牢里,开了门,把与解珍、解宝吃了。”《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一回中,柴进与张顺等人,到长江北岸的瓜洲投宿,看门的老婆婆放他们进来,柴进等人“都倚了朴刀,放了行李,取些干粮烧饼出来吃了”。旅途中拿来果腹的,依然是烧饼。

这三个场景,分别是树林、牢房、旅舍,都是时间与空间逼仄的场合。可见那时的烧饼,必然是便于携带、不易变质、能快速饱腹,这样才能成为好汉们优选的旅途食品。此外,它应该也是无馅的,要搭配干肉或其他肉食蔬菜一起食用。

古代的烧饼长什么样?元代人‌韩奕撰写的著名食谱‌‌《易牙遗意》中,提到了两种烧饼的做法。一种是“烧饼面枣”:取上等的白细面,用温水和开;揉成极硬的面剂子,用擀面杖擀平,捏成光滑的鸡蛋形状;接着用刀在饼四周压上一道细沟,放在烧热的白沙中“炕熟”。这是一种烤白面烧饼,形状椭圆,状似鸡蛋。还有一种“白酥烧饼”,制法是:“面一个、油二两,好酒醅作酵,候十分发起即用。每面一个、糖二两,可做十六个。”这种烧饼要用到油、糖、芝麻,使用酒醅发酵,然后烤制,和如今常吃的酥烧饼一脉相承。约二百年后,明代人高濂的《饮馔服食笺》,又有光烧饼、复炉烧饼。这样看来,史进、张顺、柴进等人所吃的烧饼,和今天烤制的烧饼并没有什么区别。

本文刊登于《月读》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