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发展摆脱“内卷式”竞争
作者 徐根兴
发表于 2025年8月

怎样才能摆脱“内卷式”竞争?

内卷存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因素。从宏观方面来说,参与竞争的各方能否在合作中创造价值,如果不能,那就可能陷入内卷;头部地区或者头部机构是否能够整合各方、协调利益,如果不能,那就可能陷入内卷;如果参与者具有较强的投机心态和功利性,那就可能陷入内卷。从微观来说,要想摆脱内卷,必须做好自己,做越来越优秀的自己。

那么,地方或机构等微观主体如何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摆脱“内卷式”竞争?

跟风不一定是内卷

调查研究或尽职调查的深刻性和有效性,决定了发展的引领性和超前性。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做得如何,决定了经济行为的超前性和引领性。棋高一招,才能不在原地打转,突出重围,才能走出内卷,获得创新的红利。

据媒体报道,有地方为了引进一家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同时派出几个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包括调查企业家创业业绩和个人能力、请教业内专家进行行业发展前景的判断、研读国家和各地的指导性文件和趋势评估等,在做了这些充分而精准的评估后,最后完成谈判签约。现实中如果经常这样做充分的准备,就不大会陷入发展的内卷困境。

再有,有人认为内卷或者说恶性竞争就是因为跟风,其实跟风不一定是内卷,而是“风卷”,也许顺风前行,也许被风卷走。跟风可能属于跟潮流、跟趋势、跟方向,就是所谓选赛道,新事物、新概念、新产业、新业态兴起的时候,出国潮、打工潮、创业创新潮涌起的时候等,都属于跟风,很多人因为跟风才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因此不能一概反对跟风。

什么都不懂、没什么经验、没什么机会的时候,跟风就是起步、就是启动,这非常重要。一个地方和机构还没有形成战略,没有确立的目标,就去跟风,这种选择有现实的合理性。

但特别要注意的是,跟风的时候,要时刻辨别风向、风速、风力的变化,看看有没有逆风而行,只有保持这种警觉,才能在风力衰竭时能够鼓风前行。而且大风可能带来风沙飞舞,让人不能睁开双眼看清前方的路,要防止被风刮走、卷走。

防止“战略上懒惰、战术上勤奋”

好的战略规划可以让一个地区避免陷入内卷。战略和规划,不是包装,不是高大上,而是定位,是保持与众不同的系统安排,是形成地域优势的长期设计,是对非战略路径的坚定放弃。

时下为什么会出现内卷?有人讲得很好,那是因为“战略上懒惰、战术上勤奋”,也就是总是在既定圈子里兜圈子,总是不能破圈。现在,又到了各地做战略规划的季节,如果战略规划是加班制定出来的,如果参与制定战略规划的相关人员没有做详尽的调查研究,那么这个战略规划制定出来只能“墙上挂挂”。

本文刊登于《决策》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