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空间与数学学习困难门诊”火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跃跃欲试,也有网友调侃“原来自己数理化不好是有病啊”。
实际上,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江苏、江西、湖北等地,不少儿童医院专门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主要面向那些不愿上学的适龄儿童,这些孩子的常见表现为早晨拒绝前往学校,甚至出现长时间的缺课现象。这些门诊大多一号难求。
“学习困难”患者真这么多?哪种情况算病?
针对学习困难问题,
医院纷纷开设门诊
“上课总是开小差,一个学期下来,课本还是新的。”一个工作日的上午,本该是上课时间,北京五年级小学生康康在父母的带领下,来到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儿研所)学习困难门诊就诊。
康康母亲满脸焦虑地向医生讲述孩子的情况:“进入四年级后,孩子的成绩逐渐下降,到了五年级彻底跟不上课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求助医生。
候诊大厅坐满了人,有十多位家长带着孩子正在候诊,有的一家老小都出动了。这些孩子多半在埋着头玩手机。“孩子根本学不进去,不知道是孩子生了病还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进入诊室后,一位在外焦急等待的家长如是说。
“‘拒绝上学门诊’开设5个月接诊4000人”“学习困难门诊能帮家长走出焦虑吗”“孩子数学学不好可能是数学障碍”……在学习困难门诊的相关报道下,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一部分人认为这类门诊能够敏锐地洞察并有效解决孩子的情感需求;另一部分人则将其归结为部分家长为教育焦虑交的“智商税”,是“病急乱投医”。
而相关门诊的医生则认为,对于“拒绝上学”这一行为,家长和社会都不应轻视,这是孩子在面临困境时发出的信号。
学习困难,孩子本身最苦恼。康康向医生倾诉,自己真心想好好听课,然而无论怎样努力控制,还是不由自主地走神。在经过一系列的注意力测试后,康康被确诊为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多动症。
“康康的案例极具代表性。”接诊医生说,在门诊中,学习困难的发生率大约为20%,其中男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数量相较于女生要多一些,并且这种情况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表现得更为显著。导致学习困难最常见的原因是多动症,占比达60%以上。“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不行”“写作业拖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几乎是家长们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