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内几家巨头企业不时掀起“外卖大战”时,海外一家外卖公司正悄然崛起,在全球范围内疯狂攻城略地。
这家公司叫“熊猫外卖”,英文名Hungry Panda,直译为“饥饿的熊猫”。创始人刘科路,是个在英国念书的安徽小伙。他借鉴国内外卖行业成熟的技术经验,与国外市场结合,让熊猫外卖快速崛起。如今不仅占据着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95%的华人外卖市场,还挺进北美、日韩等地,每天有超过10万华人点开他的APP下单。
为了干外卖,暂停学业
刘科路是安徽阜阳人,出生于1995年,家里兄弟姐妹4个,他是最小的一个。他本科就读于宁波诺丁汉大学计算机系,拿过专业第一的奖学金。他去边远地区支教过,还曾组织过一个公益团队,帮助刑满释放人员找工作。
刘科路第一次做外卖,是在大学的时候,那时国内外卖行业刚刚起步,美团和饿了么两家公司还没有进入宁波。周围很多学生吃腻了学校食堂的饭菜,刘科路便联合几个同学,把学校周边各个饭馆的菜单整理成册,在校园内分发,有人点餐他们就送餐。
生意很好,那时他已隐隐觉察到外卖市场的潜力,只是没等把这个想法落地,他就去英国读研了。
刘科路到英国后,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攻读硕士。虽然身在名校,但刘科路并没有把心思完全扑在学业上。此前的送餐经历,让他对外卖行业有着极高的敏锐度,他很快注意到了当地外卖市场的“痛点”。
他发现,英国主流的外卖平台上,中餐供给率很低,还不到5%。并且,外卖页面全是英文且没有菜品照片,用起来很不方便。华人想吃外卖,很多时候只能给餐馆打电话订餐,等餐过程漫长且看不到定位,体验感极差。于是,刘科路开始琢磨,要做一个专门服务于海外华人的中餐外卖平台,填补这一市场空缺。
他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马上联系了几个中国留学生,聚在诺丁汉市一间狭小的出租屋内,开启了创业之旅。2017年初,熊猫外卖正式成立。
创业过程并不顺利,刘科路在英国人生地不熟,连注册公司都成问题,所幸诺丁汉大学孵化园给他提供了支持、培训、法律指导等,帮他渡过了初期的难关。
他的团队成员大多是计算机专业的高才生,软件和网站都是他们自己设计搭建的。平台上线首日,他们一共投入7名骑手,但最终只收获6单。为了说服更多商家入驻,刘科路带领团队跑遍了诺丁汉所有的中餐馆,向老板们介绍熊猫外卖的优势,以及能给商家带来哪些利好。最长的一次,他们在一家餐馆连续谈了14个小时,从配送流程谈到宣传推广,又从菜单优化谈到售后保障,耐心解答商家的所有疑问。
花了半年时间,当地100多家中餐馆先后入驻熊猫外卖。不过,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订单并没有想象得多,日均200~300单,算下来每天反而亏损200多英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