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专利最大拥有国的背后
作者 王红茹 宋杰 郑雪
发表于 2025年8月
MiniMax 伙伴日活动现场。受访者|供图

纽约的一间录音棚里,独立音频制作人Mark正对着麦克风反复调试。他刚用一款来自中国的AI工具“MiniMax Audio”克隆了自己的声音,生成了30秒广告配音。屏幕另一端,上海徐汇区的 MiniMax研发中心里,工程师们正根据全球用户的反馈,优化着模型的多语种发音逻辑。

成立于2022年初的MiniMax,用3年多时间将自主研发的多模态大模型,从上海的实验室推向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场横跨太平洋的交互,离不开中国人工智能(AI)知识产权出海。近年来,中国AI企业的海外专利申请量呈几何级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正在为全球科技竞争格局注入新的变量。

中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

看,那个在烟草田里灵活穿梭的“小家伙”,正用“电子鼻”嗅探土壤湿度,用“机械眼”扫描每一株秧苗的叶脉。突然,它停下脚步,AI视觉模型飞速运转:叶片微黄、间距不足……实时数据瞬间传回云端,农业大数据平台当即生成一份精准的种植方案。

这可不是科幻画面。目前,宇树科技这款搭载高清摄像头和农业传感器的机器狗,正式在中国烟草的田间上岗了:它既能替烟农扛下日晒雨淋的巡田苦活,又能化身科研人员的“千里眼”——多维度生长数据、环境变化曲线在后台实时跳动,仿佛把实验室直接搬进了田野。

“不只是在中国,宇树科技的业务范围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电力巡检、消防救援等领域派上了大用场。特别是高性能四足机器人,往年统计曾占据全球销售份额的60%以上。换句话说,全球每卖出10个这类机器人,有6个就是宇树科技的。”北京灵翌科技有限公司(即宇树科技北京公司)负责人陈永刚对本刊记者说。

宇树科技的全球化步伐迈到哪里,专利保护的盾牌就立到哪里。陈永刚解释道:“这种未雨绸缪的布局策略,既是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防御工事,更是实现技术价值最大化的战略投资。”

这一经营理念得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充分认可。今年7月,WIPO为宇树科技颁发了“2025年WIPO全球奖”。

“这一奖项是从全球95个国家的780家企业中评选出来的,而宇树是10家获奖企业中唯一一个中国企业,也是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中国机器人企业。”陈永刚说。

宇树科技的成功实践,折射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出海的壮阔图景。2024年,随着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在专利领域实现量质齐升。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数量看,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从质量看,知识产权保护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