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与维权并进
作者 孙庭阳
发表于 2025年8月
亿航EH216-S 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广州飞行。受访者|供图

“固态电池的专利超过1000项,我们还得加大布局。”宁德时代首席知识产权官兼知识产权部总监孙明岩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公司收到过国外的专利诉讼,索赔额很高,我们积极应诉,对方却撤诉了。”亿航智能副总裁薛鹏告诉本刊记者。

本刊记者近期采访了我国知识产权业内专家、低空经济领域企业负责人。他们介绍,我国低空经济部分领域的知识产权竞争力显著,但也面临着一些海外企业的滥诉。

“只要功夫下够,原告很有可能撤诉,或是咱们胜诉。”中国信通院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中心主任李文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专利总量占全球比例超七成

低空经济是产业竞争的新赛道。在该领域进行合理的知识产权布局,既推动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又能助力国家抢占新的科技制高点。

数据显示,我国是低空经济领域主要的技术来源国,专利申请总量占全球比例超过七成。从企业层面看,我国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前列,大疆排名靠前。

“我国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专利布局已形成一定先发优势。当前,该领域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探索态势。作为技术密集型新兴领域,低空经济的发展能级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产权在技术创造、市场保护与价值转化中所发挥的支撑性作用。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产业生态的成熟度及可持续发展动能,均与知识产权体系的效能释放深度绑定。”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所所长李慧颖说。

在低空经济中,电池所占价值比例预计约为15%~20%。全固态电池是未来技术的主流方向,是全球竞争的焦点。我国发力于固态电池的企业有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等企业。

截至2024年,宁德时代拥有专利及专利申请合计达 4.34万项,其中境内2.54万项,境外1.79万项。

“我们研发固态电池已有10年之久,从电池到飞行器具,都有研发项目。我们还要继续发力,加大知识产权布局。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