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中国经济前景光明,信心在哪里?底气在哪里?活力在哪里?《解码中国经济——12 位经济学家的思享课》一书由《中国经济周刊》编写,特邀黄奇帆、刘世锦、李稻葵等12 位著名经济学家,深入解读中国经济未来走势。
李稻葵认为,目前,我国的消费不足及“内卷式”竞争等问题亟待破解,看到问题的同时还要看到我们的优势,我国有着潜在需求巨大、潜在供给巨大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这三个优势,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推出,2025 年有望迎来一个转折年、逆转年。以下内容为书籍节选,内容有删减。
我国有着潜在需求巨大、潜在供给巨大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这三个优势。
巨大的潜在需求
潜在需求巨大来自两大块,分别是长期的城镇化以及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 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 9.44亿人,比 2023 年末增加 1083 万人;乡村常住人口为 4.65 亿人,减少 1222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67.00%,比 2023 年末提高 0.84 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和城市群的发展,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
但是,根据我们的研究,还有大量人群虽然工作、生活在城市,但还是农村户口。这些人群一系列的消费行为,尚未完全城镇化。
很多人在城镇里面长期工作,送外卖、送快递、做保洁,但是他们出于各种原因,还没有融入现代化生活,还不能把家人和孩子接过来。如果这些人的家人和孩子都在城里生活,需求将是巨大的。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31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5.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34707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5.1%。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 9542 元,中间偏下收入组 21608 元,中间收入组 33925 元,中间偏上收入组 53359 元,高收入组 98809 元。另外一个推动需求增长的动力是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现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34707 元,刚刚迈入中间收入组 33925 元这个门槛。这些在中位数附近群体收入的提高,将带来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巨大的潜在供给
再来看巨大的潜在供给,主要包括国民储蓄率、科技创新潜力和人力资源总量三个方面。
数据显示,从 2021 年开始到 2023 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一直高于 43%,2023 年达 43.52%。我国国民储蓄率保持在 40%以上的高位,远远高于 2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储蓄多了,首先显示居民财富增加了。经济增长离不开投资,离不开买新的机器和厂房,这些均来自储蓄。适当规模的储蓄,是金融支撑实体经济、开展大规模投资活动的基础,也为化解历史坏账、呆账和可持续的资本投资提供基础。
央行公布数据,2024 年末,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 17.99 万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