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科创债
作者 张燕
发表于 2025年8月

近期,科创债成了金融圈的 “热词”。央行和证监会今年推出债券市场 “科技板” 后,科创债火得有点出人意料。自相关新政落地以来,科创债发行规模迄今已经超过7600亿元,吸引众多银行、券商竞相布局。

啥是科创债?能给企业带来啥好处?什么样的企业能发?为啥金融机构都盯着这块“肥肉”?

科创债到底是啥来头

通俗说,科创债就是 “给科技企业的特别信用额度”。

和咱们平时说的公司债比,科创债最显眼的特点是“专款专用”—— 钱必须花在科技创新上。简单讲,就是企业打个“欠条” 向市场借钱,约定好还款时间和利息,但这钱得用来搞研发、买设备、投新项目,或者支持上下游的科技企业。

监管部门对科创债的定义很明确:科创债的全称是科技创新债券,是由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行的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研发、生产及投资活动。

和普通公司债比,科创债对于 “科技属性” 的审核极为严格。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的要求来看,发行人要么至少具备一项经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创新称号,要么是科创板、创业板等上市的科技类公司,或者拥有在行业内具备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比如能够实现产业化的发明专利达到30项以上。

对于科技型企业发行的科创债,可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如科技创新领域的项目建设、研发投入等。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