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依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依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
良好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主客体在物质生产实践中的对象性关系范畴,其本质是客体属性满足主体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用。生态资源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肥沃的土壤等,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不只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一方面,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任何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劳动创造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离开人的劳动,一切财富创造都无从谈起。劳动者参加生产劳动的前提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如果劳动者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到干净的水、获得安全的食物,身体每况愈下,生产积极性与创造力必将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宜居的生活环境为劳动者撑起最基础的健康屏障。另一方面,良好生态蕴含着无穷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状况正日益成为各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优质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天然资本”,蕴含深厚的发展潜力,有利于形成新动能和释放更多的生态红利,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生态环境优越的地区能够充分发挥自然禀赋优势,通过发展绿色产业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竞争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