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定的谥号
作者 王瑞来
发表于 2025年8月

重拾搁置已久的《太平宝训政事纪年》,卷四的第一句话就成为越不过去的障碍:“神宗体元显道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英宗嫡子。”

宋代不著撰人的《太平宝训政事纪年》,仅以钞本传世,因此没有版本问题。仅比对前后文进行本校,也不是主要的整理方向。由于此书的史书性质,必须以存世之相关文献进行史事比勘。就是说,当以他校为主。由于此书是编年体史书,《宋史》本纪便成为主要的他校文献。对于这句话中的神宗谥号,《宋史》卷一四《神宗纪》首句记作“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与《太平宝训政事纪年》所记差异很大。照理说,《宋史》源自宋朝国史,具有很大的权威性。但对于神宗的谥号,则不能简单判断孰是孰非。

进一步考察下来,发现由于王安石变法以及由此引发的党争等政治因素,去世之后,神宗的谥号也在不断变化。至高无上的皇帝,由于生前卷入到党争的漩涡之中,死后也难以摆脱种种纠葛的困扰。斯人已逝,但活着的人还在较真,纠缠着往事。往事,了犹未了。

《宋史》卷一六《神宗纪》于元丰八年(1085)九月己亥载:“上大行皇帝谥曰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庙号神宗。”由此可知,神宗去世当年获得的谥号是简短的“英文烈武圣孝”。

接下来,在《宋史》卷一八《哲宗纪》,于绍圣二年(1095)九月,又看到了这样的记载:“戊申,加上神宗谥曰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就是说,在十年后,神宗的谥号又增加了不少文字内容,成为“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

谥号故事还没有完结,《宋史》卷一九《徽宗纪》于崇宁三年(1104)十一月载:“癸巳,更上神宗谥曰体元显道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这是差不多又过了十年的改谥。

不过,这还不是神宗最终的谥号。《宋史》卷二一《徽宗纪》于政和三年(1113)载:“壬午,飨太庙,加上神宗谥曰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从神宗驾崩,三十年间,谥号更改再三,至此,总算是尘埃落定。“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二十字的神宗谥号,突破惯例,在字数上超越太祖、太宗的十六字,达到了登峰造极。

本文刊登于《古典文学知识》2025年6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