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东智造”到“广东AI 造”
作者 蓝云 蓝益乾
发表于 2025年8月
2024年9月,广东省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家委员会专家团队走访亿航智能总部。蓝云/ 摄

全国每 3 台工业机器人,就有 1 台是“广东造”。作为全国机器人生产重镇,广州机器人生产量稳居全国前三,2023 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近 1.5 万套。全国每卖出 3 副 AR 眼镜,就有 1副是 AR 新锐公司雷鸟创新的产品,而雷鸟由老牌家电企业TCL 精心孵化而成。腾讯元宝已经稳居国内人工智能应用助手前三。2025 年 3 月,亿航智能获得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运营合格证,成为全球第一家“四证齐全”企业……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制造业第一大省,广东省在人工智能时代展示了“AI+工业应用”的强劲实力,AI 已经成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深圳比亚迪总部“中央计算平台”。蓝云/ 摄

现状:一大波AI 产品“上新”

2025 年 4 月 9 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8 个AI 行业大模型、30 个应用场景、29 个应用解决方案和 13 个智能终端产品。一大波产品“上新”,让“广东智造”在新时期不用再言必谈华为、比亚迪、大疆、希音,用《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的报道来说就是,扎堆“上新”的背后是广东“宠AI”的诚意。

——在大模型和算力、芯片方面,广东省既有华为昇腾等优秀的计算芯片,也有腾讯混元等自主开发的通用大模型。广东知业的精益人工智能平台将半导体封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提升约3%、产能提升约4%;博依特推出全球首个制浆造纸行业工艺大模型,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0%、制造成本下降4%。

——在具体应用场景方面,AI 在广东已深入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装备、纺织服装、家电等十大细分行业的研发、生产、质检、管理等全流程场景。如蝶讯网的AI 设计软件可将服装设计排版时间从1 天缩短到几分钟;里工实业的自动化生产线将效率提升30%、成本降低40%—60%。

——在应用解决方案方面,“广东智造”正在切实把场景需求变成落地的实在应用。这些优秀方案解决了质检方面人工成本高、准确率低、质量不可控等问题,以及生产管控中跨系统集成信息困难、决策过于依赖经验等问题。比如,机智云质检方案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已节约30%的人工成本,产品合格率超99%;广州工业智能研究院的智能化管控方案将纺织印染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33%、生产成本降低22%,人均年产值达135 万元。

——在最终成品方面,大量终端产品在功能、形态等方面带来了一些颠覆性变革。广东从2023 年起就一直组织省内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渗透、融合创新到终端产品生产的全流程。相关举措取得初步成效,玄羽数控机床智能系统已广泛用于3C 制造和汽车制造行业,提升5%—20% 的加工效率、10%—25% 的产能;华数重载机器人已用于搬运、铆接和钻孔等工序。

综合来看,推进“AI+ 工业应用”,广东省有数据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广阔、市场空间较大等四个方面的综合优势。接下来,广东在省级层面将坚持做好资源协调、企业培育、产业集聚、生态优化、交流促进等保障工作,支持更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在技术产业化、产品市场化和服务商业化等方面不断突破,持续为行业、市场推出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深化“机器人+”场景应用。

分析:需要一个“3 米高的辅助踏板”

最近半年来,广东省粤有数数字化治理专家委员会、云宏人工智能研究院深入走访了华为、比亚迪、亿航智能、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深圳科比特航空、佛山照明等30 多家广东知名智造企业、未来产业企业,同时对粤港澳大湾区100 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网络访谈。

本文刊登于《海外星云》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