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主持人:许晓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民族艺术》主编,研究员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各种木卡姆的总称,为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载歌载舞,是木卡姆最重要的特色。2008 年,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将其对应 2 个可持续发展指标——“优质教育”“和平、正义和强大的机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内容,是反映维吾尔族人民生活和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在维吾尔族人的特定文化语境中,“木卡姆”已经成为包容文学、音乐、舞蹈、说唱、戏剧乃至民族认同、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分和文化意义的词语,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
木卡姆,具有“位置、调式、音阶、旋律模式、套曲”等多种含义,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流传的音乐文化现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木卡姆既内隐着一定的共性音乐思维和结构性特征,又有着鲜明的民族、区域特征和文化差异,反映了该民族、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审美心理和文化取向。
维吾尔族木卡姆,即是世居于中国新疆广袤土地上的维吾尔族人民在连串成链的片片绿洲上所创造、传承至今的,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艺术形式。
维吾尔族木卡姆表演中形制丰富多样的传统乐器、包罗万象的古典诗体、繁复的节奏模式、庞大复杂的乐调体系以及独具特色的舞蹈姿态,不仅是当代中国人探寻丝绸之路上东西方乐舞交流和文明互鉴轨迹的文化密码,也是赓续中华文脉的特殊文化符号。
200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列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 年归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 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维吾尔族木卡姆是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绿洲农耕社会生活的产物。汉代张骞凿空西域、打通丝绸之路,使位于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通道与桥梁。丝绸之路上的族群迁徙与商贸往来、绿洲城邦经济的发展,以及东西方文明的传播,使新疆成为了孕育多民族乐舞文化的温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