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高血压只能靠吃药?新技术带来新选择
审稿专家

孙 伟 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政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苏省医学会高血压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介入医学工程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代谢心脏病学组委员,江苏省安中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研究院理事。擅长高血压、结构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的药物和介入治疗,近年来主要专注于高血压的神经调控新机制及超声干预新技术、动脉硬化诊断新技术等应用基础与转化研究。
门诊时间:周三下午
“得了高血压,就得吃一辈子药?” 这可能是很多患者拿到体检报告时的第一个大问号。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79亿,平均每4个成年人里就有1个面临血压超标的问题。虽然降压药的效果相对明确,是治疗的“主力军”,但是,长期服用降压药确实会给患者带来一些困扰,经济负担较重、心理压力增大,还可能出现头痛、干咳、乏力等副作用。人们不禁会问:“难道一旦患上高血压,就只能天天吃药,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 传统降压药:控制血压的“基石”
血压升高的原因很复杂,而各类降压药就像不同的钥匙,能精准地对准这些复杂原因,发挥关键作用。例如,利尿剂能够帮助肾脏多排钠和水,减少血容量,减轻血管里的负担,从而使血压下降。也因此,市面上的降压药物针对不同的病理机制发挥作用,各司其职、各显神通。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使用和大量临床研究,各类降压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充分证明。全球无数高血压患者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大大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依旧将药物治疗作为控制高血压的核心方法。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