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真是血压的“黄金哨兵”吗
作者 《祝您健康》编辑部
发表于 2025年8月

在我国,每 10 个成年人中就有 3 人患有高血压,但令人揪心的是,高血压知晓率仅 51.6%,控制率不足 18%。传统袖带式血压计虽为临床金标准,也是最常见的检测方法,却存在明显短板:需要固定场所操作,难以捕捉夜间血压波动,更无法及时发现隐匿性高血压。2023 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首次将可穿戴设备纳入血压监测推荐工具,这一转变标志着智能监测技术获得医学领域的认可。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智能穿戴设备真的能替代传统血压测量吗?

▲ 血压智能监测技术目前主要有2种

1. PPG 无感监测技术

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hotoplethy-smography,PPG)技术是众多智能穿戴设备采用的基础方案,是智能手表用于监测心率、血氧及血压的技术手段之一。它通过光学传感器发射绿光照射皮肤,利用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差异,捕捉皮下血管中血液容积变化产生的脉搏波信号。采集到的信号经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不仅能计算出心率,还能通过分析心血管特征,评估血压变化趋势。不过,PPG 技术监测的血压数值并非血压绝对值,而是基于设备获取的脉搏数等身体信息,经计算后预测的血压波动趋势。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