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炎热和潮热的双重“烤验”
八月,长夏的余热未消,空气中又弥漫着潮湿。每年这个时节,50岁左右女性的门诊量就会增多,她们的主要诉求是缓解围绝经期(下文称更年期)的各种症状,其中以潮热尤其突出。潮热作为更年期的典型症状之一,在湿热交加的长夏会乘虚而入,毫无征兆地在身体里燃起“一把火”,让本就处于特殊阶段的女性更加难熬。
▎这把“火”从何而来
女性在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随之下降。雌激素在身体里参与了许多生理功能的调节,当雌激素水平降低时,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里控制血管收缩和舒张的“开关”失灵了,血管一会儿扩张,一会儿收缩,于是出现了潮热症状。
多数情况下,潮热起自前胸,然后迅速向头颈部发展,最后波及全身。也有少数女性,潮热可能仅局限在头部、颈部和前胸等局部区域。发作时,能明显感觉潮热区域的皮肤有灼热感,随后皮肤会发红,接着就是爆发性的出汗,这种出汗量一般较大,会让衣物湿透,而且出汗后由于汗液蒸发,会有畏寒感。
▎退潮热不能“一刀切”
更年期是女性正常的生理阶段,伴随的症状是阶段性的,针对性治疗似乎有些“小题大做”,此时中医调理显示出巨大优势。中医认为女性更年期处于阴虚状态,可以通过调整体内阴阳平衡,进而缓解各种症状,退潮热自不在话下。
根据潮热的不同病因和表现,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每种类型各有特点,我们可以抓住潮热的时间和伴随症状进行区分。
1.午后和夜间潮热
更年期的主要生理特点就是阴虚,所以阴虚型是最典型的更年期潮热类型。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