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如何帮药“避暑”
一到夏天,万物都在上演“热辣躲避战”,连药品也得找个“凉快地儿”。别小瞧这事儿,药品要是一直处在高温、高湿、强光的环境中也会“中暑”,到那时可就真成“药不灵”了。
▲ 药品保存三要素:避光、防潮、控温
高温对药品的破坏是全方位且后果严重的。高温不仅会让药品失效、耽误疾病救治,还可能使药品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守护药品安全,核心原则只有一个: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上的“贮藏”要求。

▲ 4 类药须放冰箱“纳凉”

(1)液体制品:如滴眼液、滴鼻液、滴耳液等,此类药品一般含有防腐剂成分,但夏季温度高,细菌仍然容易繁殖。
储存方式:此类药品开封后最好放置在冰箱中冷藏,开封后最多使用4周。夏季室温过高时,可将栓剂一直置于冰箱冷藏室保存,但使用前需提前拿出放置至室温。
(2)生物制剂:具有治疗作用的蛋白质、细胞因子等活性物质,如破伤风制剂、疫苗、胰岛素等。
存储方式:生物制剂一般都怕热、怕光,有的还怕冻,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保存。例如,未开封的胰岛素一般放2—8℃冷藏室保存,放置的位置不要靠近冷冻室。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