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临天下之地栽杏鲍菇
近几年,各类菌菇火锅店热度高涨。大家围着热气升腾的汤锅,辨认着形态各异的菌菇,也成了聚餐的乐趣之一。香菇、金针菇、鹿茸菇已耳熟能详,鸡油菌、牛肝菌、青头菌也能被精准识别,但也有一类菌菇可能让你一时认错哦,因为乍看之下,你会觉得它既像香菇又像平菇,其实,它就是我们熟悉的杏鲍菇,更准确地说,是在菜田里扎根生长的地栽杏鲍菇。
在菜田里栽种的杏鲍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杏鲍菇大多生长在恒温恒湿的工厂化菇房里,整齐排列在菌架上,菌柄粗壮均匀,形态规整。而地栽杏鲍菇,顾名思义,是在大棚菜地上采用覆土栽培技术种植出的杏鲍菇。
种植时,先在菜田挖出凹槽,将菌包整齐放入槽中,覆上薄土,再喷适量水保湿。在12~16摄氏度、湿度90%~95%的环境下,5~11天便会有小菇蕾冒出。约14~20天后,看到菌盖稍稍内卷时,就到了最佳采摘时机。
在上海宗创果蔬园,我们掀开覆盖在地面的稻草或薄膜,一朵朵杏鲍菇正从湿润的土壤中探出头来。相比工厂化种植的杏鲍菇,地栽杏鲍菇的生长过程受人工干预少,因此自带“野性美”:有的菌柄粗壮硕大,有的敦实矮小,偶尔还会冒出形似平菇、虎掌菇的“特色款”。
如果说杏鲍菇是因为具有“杏仁香味和鲍鱼味”而得名,那么地栽杏鲍菇的口味如何呢?研究人员介绍,地栽杏鲍菇在呈味氨基酸等鲜味物质的含量上高于工厂化种植的杏鲍菇,不过这些鲜味物质的含量会随着最佳采收时间推移而逐渐下降。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