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做的凉粉你吃不吃
炎炎夏日,何以解暑?广东人说:“广式的凉粉糕呗!”客家人说:“当然是仙人!”福建、台湾人说:“还是烧仙草好!”其实,制作这几种消暑美食用的都是同一种食材——凉粉草。
“什么,果冻状的凉粉居然是草做的?不是什么‘邪修’吧?”“仙草?真的是草不是灵芝吗?”好奇的你,一定想知道答案吧。那就快来和我一起,我们从认识凉粉草开始,最后以一盏清凉爽口的凉粉(文艺范的你当然可以叫它“仙草冻”)入喉,有趣的知识增加了,消暑的小食落肚了,怎么不算是夏日乐事一件呢!
认识凉粉草
凉粉草,唇形科、逐风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也称“仙草”“仙人冻”“仙人草”“尖萼鱼黄草”等,多生于水沟边及干沙地草丛中,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台湾、浙江、江西、广东、广西西部。
凉粉草没开花时常被误认为是薄荷(不过它们本来也是远房亲戚嘛),它的茎下部伏地,上部直立,叶片呈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稍钝,基部渐收缩成柄,边缘有小锯齿,两面均有疏长毛;着生于花序上部的叶较小,呈苞片状,卵形至倒三角形,较花短,基部常带淡紫色,结果时会脱落。
若有幸见到开花的凉粉草,便能一眼认出它的唇形科特征:总状花序柔弱,花小而轮生,萼片小而呈钟状,二唇形,上唇3裂、下唇全缘,结果时或筒状,下弯,有纵脉及横皱纹;花冠淡红色,上唇阔,全缘或齿裂,下唇长椭圆形,凹陷;雄蕊4枚,花丝突出;雌蕊1枚,花柱2裂;花盘一边膨大。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食品与生活》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