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稀土往事一则
作者 常竣斐
发表于 2025年8月

新一轮贸易摩擦和全球制造业竞争中,由中国主导的稀土供应成了当下的焦点之一。从规模和比例看,中国的稀土产业几乎垄断了全球市场。

但值得深究的是,这种“垄断”并非完全来自于自然禀赋,更来自于技术和产业能力的积累,而这种积累是过去几十年不断建设所取得的成果。本期节目关注的是其中一个经典案例:如今稀土产业发展中的一组关键技术和专利,是1990年代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主动放弃后才流转至中国市场的。

我们都知道,当前关于稀土的大国博弈中,车企的反应是最强烈的。5月,有媒体披露,代表通用汽车等汽车巨头的贸易集团给特朗普政府的官员写了一封信,表示如果没有中国的稀土磁铁,车企可能就都要暂时停产。

人们平常所说的“稀土”,其实包含17种金属元素,具体到实际应用,稀土磁铁可能是和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产品。从手机和耳机的扬声器、智能家居的传感器,到汽车上大大小小的电机,稀土磁铁都不可或缺。

在稀土磁铁中,钕磁铁是目前需求最大、使用最广泛、性价比最高的一种。这种产品的诞生、应用与通用汽车有着紧密的关系。实际上,最早发明钕磁铁的正是日本住友特殊金属公司和通用汽车的科学家,但如今,日本和美国的相关公司都反过来高度依赖中国制造的钕磁铁。

要理解这种角色的逆转,首先需要理解钕磁铁究竟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重要。钕磁铁又叫钕铁硼磁铁,是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对比其他的永磁材料,它的磁性能最高、综合磁性能最好,而且由于加入了另外两种稀土元素铽和镝,钕磁铁变得更加耐热、磁力更强。

早在2000年,中国的钕铁硼产量就已经位居全球第一。根据日经中文网的数据,中国的钕磁铁比日本的便宜30%左右,性价比极高。

本文刊登于《第一财经杂志》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