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在宣传时普遍热衷于宏大叙事:我们什么问题都能回答,我们什么都能干,我们可以让人类文明跃升到下一个台阶!作为愿景,这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让我们感到兴奋的正是AI的无限潜力。但通过过去半年我们这个《AI实用手册》的介绍,大家也不难看出来,从实用角度,今天的AI能力还远没有达到能解决通用问题的水平。
但是,有很多专注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的小AI工具其实做得相当出色,完全胜任自己的工作。这些工具也许难以和宏大叙事挂钩,但其中有不少是我每天都会用的产品,对我来说更加“实用”。今天,我想介绍其中的几个。
过去一年,我经常在线下向朋友推荐Dola。就这样一对一推荐,至少“安利”了数十个新用户。Dola极其简单—它就是一个专注于日程管理的聊天机器人,甚至无需下载App,在聊天软件里与它对话即可。
自从离开校园后,我一直使用日历工具来管理自己的日程。然而,创建日程要填写表单,确实有些麻烦。在团队内还好,我们反复向年轻同事们熏陶的“优秀工作习惯”之一就是“约人开会一定要在日历上发邀请”,久而久之大家已经有默契了。但和其他人沟通时,现在大家主要通过微信,要求对方“发日历邀请”显然就太过分了,除非是少数同样我知道习惯使用日历的朋友。日常生活中的日程信息更杂乱,尤其现在我还要管理孩子的日程:学校的家长会、课外培训班、比赛时间、医生预约、演出、火车航班……要整理到日历中,工作量还蛮大的。
Dola几乎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跟它说话即可,它会提取其中的时间、地点、事项等关键信息,自动记录到日历中。在非结构化的杂乱信息中提取结构化数据,是大语言模型非常擅长的,准确率非常高。比如,我最近给它发送了一段话,“下周一开始十天学而思S+班早上10∶20开始两小时上五天休息一天”。根据这段略为混乱的话,它准确无误地帮我在日历上记录了10个日程。
更方便的是,Dola可以识别图片。日程信息其实手机上都有,只是散落在各种聊天记录、短信和App中,缺少结构化呈现。自从我发现Dola可以识别截图后,我日常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把微信聊天记录截图发给它—别人可能通过微信跟我商量了一个见面或者安排的时间,我截图给Dola,它就能读取图片、自动提取关键信息、记录日程。
我翻了翻聊天记录,我给它发过演出购票订单、预约确认短信、比赛报名结果截图、课程表、医生开的纸质预约单等等,这些它都帮我准确无误地记录到了日历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