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时代扑面而来,传统消费逻辑悄然发生改变,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消费正以全新面貌成为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把握消费新风口,需重视新消费“八大赛道”,因地制宜找准发展新赛道。
首发经济:
消费前沿的抢滩登陆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首发经济具有先声夺人的优势,能够迅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创造消费热点,激起消费热情,带动消费热潮。
首发经济已从当初的首店经济,进化为涵盖首展、首秀、首演全链条发展的综合型经济模式。据赢商大数据,2024年全国74城有超7000家新首店亮相,相比2023年增长36.18%。中商网数据显示,2024年引进首店最多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和成都,吸引了全国近半数首店资源。借助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首发经济为地方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做好首发经济,每个城市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未必与北京、上海的国际大品牌比高低,而是要走出一条自身特色与首发内容相融合的发展道路,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尤其要充分发挥首发经济与城市发展融合共生的特性,结合城市地标性建筑和特色城市景观,利用人工智能、VR技术和光影技术,打造时尚艺术的首发首秀首展空间。借助高品质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区、智慧商圈、商业综合体等打造首店集聚区,建设城市首发经济体验中心。
国潮经济:
国货崛起的消费新势能
国潮经济的本底是文化,中国风、中国文化元素产品的广泛流行,预示着一种巨大而长久的消费浪潮来临。近年来,国潮经济以不可小觑的力量加速崛起,国潮元素渗透到服饰、美妆、家居、美食、汽车、家电等各个领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消费热潮,引领着消费新风尚。
《2024年中国国潮经济发展状况及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2.05万亿元,预计2028年将突破3万亿元。据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4国货消费观察》,京东“搜索热度TOP100品牌”中,“国品”占比持续超70%,购买国潮产品的用户数增长2倍多。
2025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开拓国货“潮品”国内外增量市场。推动国潮经济发展壮大,要借鉴山东曹县汉服、马面裙等新中式服饰发展的成功经验,培育壮大新中式生活产业;发挥制造业优势,加快发展硬科技国货产业;深入挖掘历史遗存、民间传说、风情民俗、戏曲舞蹈、传统工艺等本土文化资源,创作更多富含时尚元素、符合国潮消费需求的俏品。
谷子经济:
情绪价值的年轻态消费
所谓“谷子”,音译自“Goods”,主要指动画、漫画、游戏等IP为原型制作的周边商品,包括徽章、海报、卡片、挂件、摆件、立牌、手办、玩偶、冰箱贴等。随着Z世代年轻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谷子经济”悄然兴起,成为新消费领域的又一匹“黑马”。
今年春节档《哪吒2》爆火后,线下周边“一吒难求”,让“谷子经济”从亚文化圈层跃升为主流消费趋势。据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分析报告》,2024年我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超40%,预计5年内将突破3000亿元。各地纷纷发力“谷子经济”。据统计,全国已有超20个一、二线城市在打造“谷子”消费地标,“谷子”相关企业6.4万余家,仅2024年新增的就有1万多家。
“谷子经济”整体上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未来市场可期、大有可为。培育壮大“谷子经济”,要突出市场主体引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