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超”的哨声在江苏各市的体育场响起,这场原本是江苏省内的足球赛事,不仅点燃了全国球迷的热情,更像一颗投入消费市场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2025年上半年,江苏消费需求延续恢复态势,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78.4亿元,同比增长4.9%。“苏超”火遍全网,线下带动作用同样强劲,“十三太保”中,超过10个城市的夜宵订单周环比增长翻番。受此影响,江苏全省上半年餐饮收入2622亿元,增长10.7%。
从赛场内的呐喊到商圈里的喧嚣,“苏超”正以独特的方式催生出各式各样的消费新生态,让体育赛事的能量,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城市经济的活力。
票根经济:
“输了足球,赢了文旅”
在“苏超”掀起的消费热潮中,一张小小的球票被赋予前所未有的价值:兑换景区门票、激活住宿折扣、链接特色餐饮……这种被称为“票根经济”的模式,正在江苏各地上演着“以小博大”的精彩戏码。
以南京为例,南京推出了“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乐享‘1+3’优惠活动”,让球迷在观赛之余,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美食美景。
球迷凭借一张球票,可以走进南京的特色餐厅,品尝盐水鸭等美食;也可能会凭借票根,在商场购物时享受折扣,购买心仪的商品;还可能选择在当地住宿,进一步“解锁”南京城市魅力。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6月2日当天,江苏地区“南京盐水鸭”搜索量较前一周同期增长74%,“盐水鸭”菜品套餐的订单量增长58%;6月14日第四轮比赛前后,盐水鸭菜品团购订单同比翻番。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南京队对战无锡队期间,盐水鸭团购同比增长126%,销售额增长155%。
被调侃为“输得只剩 ‘川’”的常州,在对战扬州时推出“持扬州身份证免费游A级旅游景区”政策;在对战南京时,常州将一张19.9元的门票打造成了“全程消费通行证”,持票观众可在市内主要商业综合体领取电影票及各大景区门票,获取餐饮抵扣券,网约车平台同步投入超万辆运力并发放千万元出行补贴。而且,南京游客专享景区免票,文博6折、演出7折、旅游路线8折、酒店9折、中华恐龙园“1票玩2天”、恐龙主题免费地铁专列接驳……
这套“体育+文旅”的组合拳,让赛场上的“十三妹”常州“输了足球,赢了文旅”。端午假期三天就涌入常州15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消费激增25%。
不仅是苏南的常州,在苏北的连云港,也为“票根经济”写下了生动注脚。当地推出的“跟着‘苏超’港城购物抽大奖”活动,手持球票的观众走进盐河巷,便能在数十家餐饮商户享受到八折优惠。
据商户反馈,比赛日的客流量较往常增长近三成,翻台率也提高了25%,不少店家不得不在高峰期临时加派服务员。这种即时性的消费刺激,精准抓住了球迷观赛后的消费需求,让看球的热情自然延伸到了餐饮消费中。
更具创意的是连云港设计的消费激励链条。观众在合作商家消费满199元,或是参加社交趣味活动,就能获得抽奖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