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强劲增长,万亿之城、千亿大县、百亿强镇不断涌现。
镇域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位置。截至2024年底,我国已有6个GDP千亿镇,GDP五百亿镇已近20个。
2025年6月,《2025中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揭晓了2025镇域经济全国500强,苏州47个镇上榜,其中,玉山镇再次登顶,成功卫冕“全国经济最强镇”。
玉山镇的登顶并非意外,却足以引发深思: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这座千亿级经济强镇是如何从“藏得住”到“藏不住”的?成绩的背后,其经济增长的密码究竟何在?
“藏不住”
真正让玉山镇在榜单中“藏不住”的,是其令人惊叹的经济体量。
数据显示,2024年玉山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0亿元。这个数字背后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让玉山镇稳稳站上了“千亿镇”的量级上,经济体量甚至超越了许多地级市和绝大多数县(区),是名副其实的“镇级巨人”。
在长三角这片经济沃土上,玉山镇以其千亿级的规模成为观察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经济活力和发展模式的典型样本。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昆山市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同期,玉山镇GDP也在该年达到1020亿元,突破千亿大关。
目前,江苏共有两个千亿镇,除了玉山镇,2023年,张家港市杨舍镇地区生产总值迈过千亿元大关,成为江苏省第二个GDP过千亿的镇。
一个镇的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这在高手如林的广东、江苏可能并不是很显眼,但如果放在全国看,这样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了很多中西部普通地级市。
即便是在江苏省内,玉山镇的经济体量也占2024年地级市经济总量最后一名连云港的近四分之一。
实际上,玉山的崛起,可以从40年前自费建开发区开始说起。
上世纪80年代初,玉山镇所属的昆山市一度是苏州最落后的地方。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春风,玉山镇下决心创建类似深圳蛇口一样的开发区。1984年,玉山镇在一块3.75平方公里的农田上建起了“工业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