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欧盟认怂
作者 雷墨
发表于 2025年8月

“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团结始终是我们的力量源泉。”这是欧盟与美国达成协议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所发表的声明中的一句话。

欧盟领导人在对外事务的表态中呼吁团结,几乎是发言中的标配。但是,把美欧贸易谈判的结果与“团结就是力量”联系起来,总能读出反讽的意味。

截至目前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几个对象中,欧盟的经济体量是最接近美国的(占比约67%),是英国、日本的四五倍,但却接受了比英国更痛苦、跟日本差不多痛苦的妥协。

美国对欧盟和英国开出的关税税率分别是15%和10%,这意味着出口到美国的同类商品,欧盟的价格竞争力不及英国,只能与税率同样是15%的日本“公平竞争”。不只是税率,对美国做出的购买和投资承诺,欧盟几乎也是“对标”日本。

这样的谈判结果,证明的是“团结没能产生力量”。当然,这不是团结与力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出了问题,问题在欧盟自身。

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对欧盟的税率是20%),4月9日欧盟即出台了针对价值210亿欧元美国商品的反制措施。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5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