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上市,福建豪门联姻网浮现
作者 黄靖芳
发表于 2025年8月
八马茶业联席总经理王焜恒与八马茶叙主理人王佳佳(拼接图)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的一名毕业生,名叫王文礼,在上世纪90年代去了深圳发展,做了记者。此时,深圳到处涌动着经济奇迹,其间发生了一件事让王文礼印象深刻,乃至改变了他的一生。

在领到第一个月工资900元后,王文礼请朋友吃饭,账单上的金额让他傻了眼。一杯咖啡要卖20多块,但是自己家乡的铁观音茶味道也并不差,一斤才卖几块钱。王文礼很想知道,两者区别怎么就这么大?

王文礼出生在福建安溪西坪镇尧阳村。那里有大片茶田,他的父辈都在国有茶厂里工作。从小受到茶文化熏陶的王文礼,在深圳受到了咖啡商品化的冲击,他动了回乡创业的决心。他在1993年创办了安溪西坪溪源茶厂,不久就注册了“八马茶”的商标,并且拉上了哥哥、弟弟和堂兄弟一起开始创业之路。

到了2025年,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马”)已经发展了20多年,在高端茶叶市场杀出一片天,占据着领先对手的身位。

根据其最新财报,3000多家门店托起的这个茶叶帝国,仅2024年的前三季度就营收16.47亿元。但是,其上市之路一直坎坷,曾经历了三起三落。

直到2025年7月17日,八马终于获得了证监会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他们拿到了港股聆讯的入场券,距离登陆港交所又近了一步。

戏剧性的是,八马于2025年1月17日首次递交的港股招股书,因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已于7月17日自动失效。但这并非上市失败,而是程序性规则。对于势必想要在茶饮市场撕出一块版图的八马来说,它必须在3个月内更新招股书并重新递交,以激活上市流程。

而随着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八马茶业的“亲家们”也悄悄揭开了一个隐秘的福建豪门联姻网。

“有面子”的茶

“这个牌子的茶叶不用洗茶,而且老板挺懂茶的,做得挺好。”退休的邝阿姨今年70多岁,她是八马茶业的老顾客。

7月29日,南风窗到访广州的一家八马茶业门店,在门店里,邝阿姨告诉南风窗,自己住在附近,经常来买茶叶,“上次这里的店员推荐了龙井,买完回去后发现真的很好喝,跟闺蜜一人分了一半”。这一次,她打算再次回购龙井,还新购入了一罐碧螺春。

“一分钱一分货”,尽管茶叶的价格不便宜,但她认为值得。

八马茶业的定位是高端茶叶市场。其招股说明书显示,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算,公司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同时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

以上述龙井茶为例,一份礼盒的价格为500元,价格昂贵。不过,这还不是八马最标志性的单品,其经典单品是一款名为赛珍珠系列的铁观音茶,根据品质的差异,“从1000元/斤到1万元/斤不等”。

1997年,王文礼、王文彬兄弟成立了八马茶业前身—深圳市溪源茶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铁观音。在对外宣传时,八马称其创始人所在的安溪王氏家族为历史悠久的“铁观音世家”,代代积累的制作经验让企业拥有独一无二的制茶工艺,赋予了茶叶在烘焙后特别的色泽和香味。

“赛珍珠是因为叶子卷曲起来,很像一颗颗珍珠”,八马门店的店员向顾客摊开了一排铺在竹子上的黑青色茶叶,150克售价360元,并且介绍道:“你先闻一下,有一股独特的炒米香,这是我们家独有的工艺。”

在品牌的宣传上,八马茶业的噱头并不少。比如,赛珍珠的盒子上印着“三香”“非遗”“原产”的三个标志,分别代表着茶叶的发酵工艺、非遗制作手艺以及“铁观音之乡”的产地标识。

因为出色的品牌宣传能力,八马茶业在成立以后就颇具眼光,以品牌战略开拓市场。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5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