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撞上美国枪口,墨西哥不同调
作者 谢奕秋
发表于 2025年8月
2025年7月10日,巴西圣保罗,示威者举着写有“人民的敌人”的标语牌,抗议美国的关税政策

特朗普没吓住卢拉,但板子还是砸了下来:8月6日和7日,美国按计划先后对巴西约35.9%的输美商品(包括咖啡、牛肉、木材等)加征40%的惩罚性关税,对巴西绝大部分商品(包括橙汁、民用飞机及零部件、原油、铁矿石等)加征10%的所谓对等关税。累加起来,巴西上述约35.9%的输美商品被加关税幅度达到50%。

经济总量在拉美仅次于巴西的墨西哥,却在7月31日迎来了90天的“美方暂缓上调关税”。原来,墨方同意立即取消“大量非关税贸易壁垒”,并努力解决毒品分销及非法移民问题。在7月27日美欧达成关税协议后,若美墨达成新协议形成“北美自贸2.0”模板,可能进一步孤立巴西等抵抗国,加剧全球贸易的阵营化。

2024年,美国对墨贸易“逆差”高达1718亿美元,而对巴西却有74亿美元“顺差”。如套用特朗普的贸易战逻辑,美方是占了巴西便宜的。可是,特朗普却以“巴西前总统博索纳罗遭受政治迫害”为由,祭出惩罚性关税,将经济武器瞄准巴西的司法主权,将巴西推上全球贸易争端的火山口。

博索纳罗案点燃关税引信

7月9日,特朗普在向巴西发关税函(整体税率50%,远超墨西哥的30%)时,公开声援“巴西特朗普”博索纳罗,指责卢拉政府“猎巫”,要求立即停止对这位前总统的司法调查—博索纳罗被控“策划政变”以阻止卢拉2023年就任总统。若他被定罪,将削弱巴西右翼力量,影响明年巴西大选。

这桩所谓的未遂政变,系指在博索纳罗以1.8个百分点的微弱劣势败于卢拉后,其支持者暴力冲击巴西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府。当时的报章绘声绘色地记录:1月8日14时,4000多名“博粉”从陆军总部旁的帐篷营地倾巢而出,沿着部委大道一路呐喊,像一股黄绿洪流直扑三权广场。

“他们先是用铁栅栏撞开国会侧门的玻璃,碎片四溅,仿佛礼花;紧接着人潮拥进穹顶大厅,踩在蒂拉登特斯(民族独立运动先驱)画像上,把百年波斯地毯当擦鞋垫。有人把消防栓拧成喷泉,让议事厅瞬间变成水帘洞……另一边,总统府的长廊里,文件雪片般飞舞,第一夫人的办公桌被掀翻,抽屉里未拆封的国书被撕成纸飞机,从二楼掷向草坪;最高法院的会议桌上,大法官的判决书被踩得满是泥脚印,示威者把法槌当鼓槌,敲出‘军管!军管!’的节奏。”

调查显示,博索纳罗与亲信讨论过动用军队、限制公民自由等“非常措施”。目前,巴西最高法院正审理博索纳罗案,26名涉案人员的证词将左右判决结果,最早可能在9月宣判;而合计50%关税税率的启动是在8月上旬,恰好卡在判决前的关键期。巴西最高法院院长路易斯·罗伯托·巴罗索认为:“美方政策源于近年来对巴西的不准确理解。”

其实,美方可能意在干预2026年巴西大选。圣保罗州州长塔尔西奥·德·弗雷塔斯作为博索纳罗的政治继承人,已成下届总统最热门候选人。他迅速将关税危机转化为攻击卢拉的武器—“卢拉将自己的意识形态置于经济之上,攻击了巴西的最大投资者。”

不仅仅是声援博索纳罗一派,特朗普惩罚巴西政府,还因为“金砖国家去美元化”触动了美国的敏感神经。

本文刊登于《南风窗》2025年1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