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王宁:潮玩文化领跑者
作者 阿春
发表于 2025年8月

近日,38岁的王宁凭借手中约48.73%的泡泡玛特股份,以净资产接近1467亿元,成为河南新首富。这个数字令人惊讶:一家潮流玩具公司,一位“玩具店老板”,竟能创造千亿身家!在传统观念里,首富通常来自房地产、科技、新能源、农牧、食品等大型产业。然而,王宁凭借潮玩加盲盒的创新模式跻身富豪榜,颠覆了许多人的认知。潮玩为何能造就巨富?泡泡玛特如何将“玩具”发展为千亿级规模?王宁又凭什么在这个领域独领风骚?

出身经商家庭,大学期间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1987年2月16日,王宁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一个普通经商家庭。获嘉县素有“中国游乐设备之乡”的美誉,商业氛围浓厚。王宁父母经营的小店,主要销售唱片、磁带、钟表和渔具等潮流商品。王宁的家族也是经商者居多,家族聚会的话题都离不开“生意好不好”“卖得怎么样”,耳濡目染之下,在店里“泡”大的王宁,自小就有了经商意识。

2005年,王宁考入郑州西亚斯学院(前身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广告学专业。学校氛围开放,鼓励学生在读书时做各种创业实践。这让王宁内心深处那颗商业的种子开始破土发芽,茁壮成长。大二那年,学校里迎来了一批朝气蓬勃的新生。看着他们在军训场上个个英姿飒爽,王宁敏锐地察觉到其中蕴含的商机。他迅速拉上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成立了“Days Studio”工作室。王宁用一台1000元买的数码相机,拍摄了一部记录大一新生大学生活的纪录片,制成DVD和VCD,在学校餐厅门口售卖。他记得VCD卖5元,DVD卖8元,那一届4000多名新生中,有2300人购买了他们的光盘。王宁也因此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有了最初的成功尝试,王宁逐渐萌发了校园创业的想法。此后,王宁的目光被新兴的“格子铺”吸引。所谓格子铺,就是将店铺分割成一个个小巧精致的格子,出租给不同的小商家,每个格子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小店铺,售卖着各种新奇有趣的商品。王宁觉得这个模式很新颖,而且非常适合大学生创业。他在学校对面的购物中心开设了一家格子铺。为吸引更多的小商家入驻,王宁挨个拜访学校里有创业想法的同学,向他们介绍格子铺的优势和前景。很快,格子铺就迎来了第一批租客。随着生意越来越好,格子铺也成了学校周边的热门打卡地。王宁也凭借这个项目赚到了20万元。

然而,仅仅两个月内,王宁的店铺周围200米内就陆续开了12家格子铺。市场逐渐饱和,竞争愈发激烈。王宁尝试了各种方法来吸引顾客,如举办促销活动、推出特色商品等,但效果都不如人意。王宁当时得出的感悟是:“商业经营一定要有壁垒,商品的核心竞争力才是王牌。”

2009年大学毕业后,王宁将格子铺交给同学经营,只身一人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创业的梦想,毅然告别家乡,前往北京,成为一名“北漂”。他先后在教育机构和新浪网工作,但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职场生活,始终无法熄灭他内心深处对创业的渴望。

开设首家泡泡玛特零售店,在潮玩领域不断深耕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宁去香港旅行。在香港的街头,他走进一家潮流百货。店里的景象让他眼前一亮:年轻人排着长队,兴奋地抢购着潮玩小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惊喜。王宁被这热烈的场景深深震撼了,他意识到,这种融合了文化、创意和惊喜感的潮玩产品,正是国内市场所欠缺的,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在他心中悄然萌芽。

回到北京后,王宁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2010年,他毅然辞去工作,用卖掉格子铺的资金,在北京中关村欧美汇购物中心开设了第一家泡泡玛特零售店。起初,王宁将泡泡玛特定位为潮流文创杂货店,店内摆满了各种新奇有趣的小商品,从创意文具到时尚饰品,从个性家居用品到潮流玩具,应有尽有。王宁一心想要打造一个独特的购物空间,满足年轻人对新奇和潮流的追求。

为了让泡泡玛特从众多店铺中脱颖而出,王宁亲力亲为,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亲自去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挑选商品,在采购环节,他仔细对比不同供应商的价格和质量,与供应商讨价还价,力求以最低的成本拿到最好的商品。常常为找到一件心仪的商品,在拥挤的市场里奔波一整天。回到北京后,他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店铺的陈列布置中,反复调整货架的位置、商品的摆放方式,只为给顾客带来最佳的购物体验。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由于产品线过于杂乱,库存管理难度大,加上市场竞争激烈,泡泡玛特的经营很快陷入困境。店铺的客流量寥寥无几,销售额也不如人意,每个月的租金和员工工资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王宁喘不过气来。更糟糕的是,开业不久,高薪聘请的店长就带着团队集体离职,这对王宁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不得不亲自看店、进货,每天从早忙到晚,疲惫不堪。那段时间,王宁常常坐在空荡荡的店里,望着窗外人来人往的街道,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面对重重困难,王宁并没有选择放弃。他开始反思泡泡玛特的发展方向,寻找突破困境的方法。一次赴日本考察让他接触到了Sonny Angel潮流玩具和盲盒销售模式。在日本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年轻人拿着盲盒,小心翼翼地拆开,脸上露出惊喜或失落的表情。那种对未知的期待和打开盲盒瞬间的喜悦,深深吸引了王宁。他意识到,盲盒这种独特的销售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泡泡玛特带来新的生机。

回国后,王宁果断砍掉杂货业务,专注于潮流玩具,尤其是盲盒领域。2014年,他带领团队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拿下Sonny Angel在中国市场的代理权,正式引入盲盒销售模式。一时间,泡泡玛特门店前排起了长队,年轻人为了抽到心仪的玩偶,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Sonny Angel的成功,让王宁看到了潮玩市场的巨大潜力,也让泡泡玛特逐渐走上了正轨。

但好景不长,2015年,为泡泡玛特贡献近四成营收的Sonny Angel决定更换代理公司,并且同泡泡玛特的供货合同改为一年一签。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泡泡玛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彼时,泡泡玛特虽然在全国开了27家线下门店,但核算下来全年亏损却超过了1500万元。不仅如此,2016年1月,Sony Angel版权方还终止了泡泡玛特的代理权。一边是严重亏损,另一边是失去爆款产品的代理权,这让泡泡玛特雪上加霜,甚至面临生死存亡。王宁深知,仅仅依靠代理别人的IP,始终无法掌握主动权,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IP。

成为中国IP出海新典范,让世界感受潮玩文化的魅力

2016年,王宁将目光锁定在香港设计师王信明创作的Molly形象上。Molly是一个有着大眼睛、嘟嘴巴的小女孩形象,造型可爱,充满个性。为拿下Molly的独家授权,王宁多次飞往香港,与王信明洽谈,用他的真诚和执着,最终打动王信明,双方达成合作,推出首款Molly星座盲盒。

然而,Molly盲盒上市初期,销量并不理想。王宁每天都守在店铺里,看着堆积如山的库存,心急如焚。就在他感到绝望的时候,一位博主在网络上发布了Molly盲盒的“开盒”视频。视频中,博主小心翼翼地拆开一个个盲盒,展示着Molly精致的面容和独特的造型,每拆开一个,都发出惊喜的叫声。这个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无数网友的关注,Molly也因此一夜成名。短短20天内,Molly星座盲盒售出8万个,营收近500万元,泡泡玛特首次实现盈利。

这次成功让王宁更加坚定在潮玩领域深耕的决心。此后,泡泡玛特陆续推出LABUBU、Dimoo等原创IP,不断丰富产品线,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王宁开始布局全产业链,一方面与全球优秀的设计师合作,挖掘和培养小众艺术家,为泡泡玛特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大力拓展线下门店和线上渠道,加强品牌推广和市场运营。泡泡玛特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在背后默默努力,迅速搭建起一个涵盖设计、生产、渠道和社群的全产业链体系,成功从一个盲盒零售店转型为潮玩IP运营商。

2020年12月11日,是王宁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这一天,泡泡玛特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潮玩第一股”。上市当天,港交所大屏幕上跳动的数字,见证了泡泡玛特的辉煌时刻,也让王宁的创业梦想照进了现实。

2024年,仅LABUBU一款盲盒,便为公司创下数十亿元收益。作为泡泡玛特的现象级IP,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于2025年4月24日发售,新系列上架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抢购。近日,全球唯一一款LABUBU拍出108万元的天价。“丑萌”玩具LABUBU已成为中国IP出海的新典范,掀起了一场“东方迪士尼”式的文化浪潮。

如今,泡泡玛特已从受小众欢迎的IP,发展成为全球消费者凌晨排队抢购的“奢侈品”。王宁也凭借泡泡玛特的成功,成为河南首富。从河南小镇的懵懂少年,到北漂创业的艰难摸索,再到潮玩文化的领跑者,王宁的创业之路充满了坎坷与挑战,但他始终怀揣着对商业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展望未来,王宁有着更大的愿景:“让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泡泡玛特,让更多人感受到潮玩文化的魅力。”

编辑|龙轲轲

本文刊登于《家庭百事通》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