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也许是件好事儿
很多年轻人不太愿意跟现实生活中的人打交道,害怕陌生人,甚至害怕熟人,喜欢宅在家里,不愿出门,也不想去联系以前的朋友、同学。即便别人主动联系,也很迟疑,会因为回不回应而有压力。
这是一个正在转型的社会,我们刚从农业社会走出来,时间不长,人和人的社会距离把握不好,就会导致干预性、介入性太强,不该说的话也说,不该去问的事也问。私人生活一再被打扰,个人承担的压力很大,没有多余精力去应对别的事情了。也有人等级意识特别强烈,在校友会之类的聚会中,让人特别不舒服。还有人为了商业利益而交往,把人当作资源。

我曾经在云南生活过两年。以前从我的村庄傣族寨子到公社开会,要走十七公里的路,翻山越岭,穿山过河,但是我一点儿都不紧张,唯独害怕遇到蛇、猛兽,一看到人来就特别高兴。如今我再去,独自行走,倒是不担心猛兽,而是怕冷不丁地从山乡野地里走过来一个人——说不定是一个毒贩子,那样我或许会很紧张。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好日子》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