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慢慢思考,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段“人生百米”。
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行色匆匆。
我们总是在追赶什么,追赶业绩,追赶早高峰的地铁,追赶在这一年完成社会时钟排好的计划表。我们很少驻足,也几乎没有慢慢行走的时间,追着赶着,人也许就会忘了来处。
你是否愿意给自己一段百米的时光,去认真思考,叩问内心——我们希望追求生存还是生活?那个最让我们舒适的行走方式是什么?人生的初心是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百米”,可能是改变职业赛道的百米,可能是调整人生活法的百米,也可能是更了解自我的百米。它或许就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微不足道的100米,也可能是改变人生、重新出发的100米。
你的人生百米是什么?北京的初春,马东行走在首钢园,遇见了4位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马东向他们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也提供了自己的答案,关于人生的不同阶段,关于舒适的初心。
舒适,是与时代同行的自在
68岁的杜阿姨想要活得不一样。她穿着电子新衣走在公园里,款式总是很潮很时尚:蓝色的泡泡连体衣、粉色的蝴蝶装,还有长满大眼睛的衬衫。她变身“奥特曼”,站在著名的北京地标之上,好奇地打量世界。她最火的一条帖子,是和儿子一起逛胡同,她缩小成了迷你大妈,儿子变成了巨人,儿子告诉她,这叫超现实主义修图。在那些照片中,她搞怪,她没有包袱,她充满生命力。
她的社交账号就叫“北京大妈”,自我介绍是“一个退休后享受生活的老太太”。退休之前,杜阿姨过着按部就班的人生。开始经营社交媒体之前,杜阿姨的退休生活也就是和朋友们旅行,“没想过能干别的事儿。”
直到2022年底,在美国学艺术的儿子饶松回来了。饶松有天突发奇想,带着杜阿姨出去拍照。他们将老北京胡同走成了时尚T台,北京大妈变成了时尚博主。饶松也展开他的想象,在电脑软件上制造一个新的妈妈。
刚穿上电子新衣时,杜阿姨有点不习惯,颜色太鲜艳了,造型很奇特,能行吗?她随便做了点动作,发现还挺有意思,转到朋友圈,身边的老姐妹们都说,你儿子真有想法。更重要的是,她还收到了很多年轻人的反馈,大家都夸她,阿姨您真棒,阿姨您真年轻。
那段时间,打开手机,她的点赞和评论区的未读消息都是99+,她一条一条地读完评论,看看现在的年轻人都在想什么。杜阿姨觉得,“人老了,别绷着,别想着我是老了的人,这不行,那不行,得想想,我真行,我还能接受新的事物,还能和年轻人在一起。”
于是,饶松推了母亲一把,有了时髦的“北京大妈”。对杜阿姨来说,做自媒体,拍各种超现实主义的照片,不是探索新道路,而是回到她的初心。她找回年轻时的自己,敢闯,敢尝试,也敢向外面的世界探一探。
人生找到舒适之路的关键,杜阿姨说,是不要给自己设限,孩子怎么养育,妈妈是怎么样的,女性该如何工作,老年人要怎么生活,都没有标准答案,跟着自己的想法往前走,总会有一个路标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