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场女作家”陈慧:在粗糙的土壤里开出倔强的花
作者 赵彬
发表于 2025年8月

即使在最粗糙的土壤里,也能开出倔强的花。

她3岁被送养,23岁身患顽疾,27岁远嫁,离婚后成了单亲妈妈小摊贩……这位命运多舛的女子借由文字发出光,先后出版了《渡你的人再久也会来》《世间的小儿女》等四本书籍,并跻身畅销好书榜。2025年春,《人民日报》以《烟火人间的记录最可贵》为题,推荐她写的书。梁慧用她的人生故事证明:即使在最粗糙的土壤里,也能开出倔强的花!

离异后带娃摆摊,写作是她生活里的光

清晨,浙江余姚市梁弄镇的菜市场尚未苏醒,陈慧已经推着自制的小货车出现在街角。因为常年走街串巷,她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小车上全是日用品,鸡毛掸子、晾衣架、锅碗瓢盆……尽管这几年她不断出版新书,是知名的“菜场女作家”,但生活依然如故:凌晨起床出摊,午间收工后写作,傍晚进货,周而复始。

“阿慧,今天有马桶刷吗?”一位老太太凑近摊位问。陈慧麻利地翻出货品,接过5元纸币时,顺手将老人衣领上的一根线头捻掉,和她聊起了家常。这样的流动摊贩生活,陈慧重复了近20年。

1978年,陈慧出生于江苏省如皋市农村。她3岁被送养,13岁重回亲生父母家。养父家的磨坊里,工人带来的《雪山飞狐》是她最早的读物;亲生父母家的阁楼上,她靠偷读三毛和金庸的书对抗孤独。中考时,陈慧因一分之差只得进入职高学服装设计。23岁时,陈慧生过一场大病,需要终身服药。

后来,经过小姨牵线,27岁的陈慧嫁到浙江余姚市的梁弄镇。比她大7岁的丈夫在余姚市区上班,周末才回家,“像个客人一样住一晚就走了。”

2006年儿子剖宫产出生后,到处都得用钱,丈夫却从不往家里拿钱。陈慧的身体承受不了在厂里成天做工,就选择摆杂货摊谋生。丈夫骂陈慧是没本事的“药罐子”,这让她感到非常委屈和无奈,看着年幼的孩子,她选择了隐忍。

儿子才9个月大,陈慧每天凌晨3点起床,先把孩子抱到隔壁婆婆的床上,然后带上蛇皮袋,骑自行车出门去菜市场占摊位。她生活的小山村没有路灯,四周一片漆黑,路上空无一人。陈慧在凌晨被野狗追赶,因为听不懂方言遭顾客冷眼,蜷缩在寒冬的菜市场一角讨生活……

“日子像钝刀割肉,每天都隐隐作痛,我得找一个出口。”陈慧在废旧纸箱上写道。她从小喜欢看书,即使生活一地鸡毛,仍坚持着阅读的爱好。每次去余姚市区进货时,她都会从旧书摊买回一些《读者》《青年文摘》,有时还夹杂着书页泛黄的大部头。

陈慧看见别人用小推车卖货,受到启发,回家把儿子睡觉用的小四轮车改造成可以摆放多层货物的手推车。从此,陈慧成了流动摊贩,不用再起那么早占摊位了。

2010年,陈慧和丈夫早已经名存实亡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她继续在梁弄镇推着小车卖杂货。劳累一天,晚上把小孩哄睡后,陈慧会拧开台灯看书,随心所欲写一点文字。“很多个深夜,我像一朵黑乎乎的香菇般端坐在我位于小溪边的房子里,慢吞吞地写着想写的文字,一天、一月、一年,然后好几年……我告诉自己要好好生活,不能给父母和孩子丢脸。”

阅尽红尘烟火,“野生女作家”一鸣惊人

儿子对陈慧很尊敬,也很心疼。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