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学童命丧“针筒糖”,谁之责?
作者 洪强
发表于 2025年8月

针筒糖等类似产品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各方应共同努力,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8岁学童吃“针筒糖”窒息而亡,事发后,其家长向销售者和生产厂家索赔,该如何区分责任呢?

学童窒息而亡

龙龙读小学二年级,随父母居住在新疆库尔勒市。由于父母上班,龙龙通常独自上下学。2022年10月21日傍晚,龙龙在放学路上进入某商行,花2元钱买了一支外包装是注射针筒状、里面装着凝胶糖果的针筒糖。吃完凝胶糖果,龙龙将针筒灌水与同学玩耍了一会儿,之后又将针筒糖包装塞在书包里。

当天晚饭后,龙龙的父亲鲁平让儿子做作业,龙龙说出去玩一小会,并表示“保证完成作业”。半个小时后,儿子还没有回家,鲁平让妻子吴琴出门找儿子。吴琴沿路喊着“龙龙”,在楼幢拐角处看到了儿子的身影,近前再瞧,只见儿子用手指顶着喉咙,似乎憋住了气。情急之下,吴琴一边问缘由一边观察,只见龙龙的脚下有一支输液针筒形状的物件,地面上还有水印,她连忙呼喊丈夫鲁平并紧急呼叫120。

龙龙被送往医院急救为时已晚,医院出具诊断意见,龙龙因吸入异物窒息引发缺氧缺血性脑病而死亡。医生从龙龙喉管里取出的异物正是针筒糖的封堵件,且推断事发前龙龙将针筒注水玩耍导致封堵件滑入食道引发窒息。为抢救龙龙,鲁平夫妇花费医疗费8362.22元。

鲁平夫妇悲痛欲绝,儿子吃的这种针筒糖到底是什么?他们找到同款针筒糖,了解到,针筒糖是一种混合胶型凝胶糖果,使用注射型液体容纳管盛装,容纳管系塑料制品,含管道、封堵件、活塞。龙龙购买的针筒糖由广东潮州某食品公司生产,纸盒包装,每个纸盒里装有20支,纸盒外包装标注了食用方式为,打开取下帽盖和挤出来直接食用,并标识了“0-3岁禁止食用”“丢弃垃圾桶”。但是夫妻俩发现,单支针筒糖的标签上没有标注食用方法。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2025年8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