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全面创新媒介功能形态、重塑内容生产传播方式,成为驱动媒体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面对这一轮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广电人首先要思考的是,为什么4G技术没有给大多数传统媒体带来生产力的跃升,没有成为驱动媒体业务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弄明白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在这轮新的更大的技术浪潮下,避免再走弯路。
十几年前4G时代开启时,广播电视虽然第一时间引入了4G技术,但仅将其当作简单的传输分发工具,是沿用既有的业务逻辑和方法看待新技术,是用“新瓶装旧酒”的方式应用新技术。这种应用方式未能充分发挥4G技术的潜力,最终难以驱动广播电视转型升级,反而在4G催生的新的生产和传播环境下进入失落的十年。这一历史经验为当下广电行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深刻的警示:若不能突破传统思维,以创新的逻辑应用新技术,便难以实现行业的实质性突破与发展。
从这一教训中,我们认识到,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应用绝非简单的工具叠加,而必须由新理念引领。其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互动,催生新质生产力。基于此,江西广播电视台(以下简称“”)在推进“135改革计划”(“1”即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和文化集团的发展目标,“3”即把牢意识形态、公共服务、技术产业三个基本属性,“5”即重塑业务流程、传播矩阵、产业集群、技术底座、考核体系五大改革任务)中,将人工智能发展置于关键位置,并确立了三大相辅相成的行动理念:一是技术研发是基础,将AI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二是机制创新是保障,同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制度保障;三是产品创新是目标,通过打造新产品、新服务,重塑媒体价值。以这三大核心理念为抓手,发展驱动媒体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以自主研发为根基,构筑智能化发展核心引擎
在2024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主题报告会上,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强调:“广电因技术而生,因技术而兴。”在广电行业进行系统性变革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无疑是驱动行业变革,提升核心竞争力、巩固主流阵地的强大支撑。因此,在这一轮变革中,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无疑是重中之重。抢抓机遇,自建研发团队,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自主研发“长天大模型”,开启了智能化发展新征程。
自建研发团队,推动技术从运维型向研发型转变。在建设新媒体客户端今视频时,内部曾无数次讨论:自建技术团队开发还是请外部公司开发?经过认真思考后,最后选择了自主开发这条路。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平台型产品并非单纯的技术平台建设,而是需要技术、内容与运营三者深度融合、持续互动,这种全方位、一体化的打造模式是依靠第三方技术公司难以实现的;另一方面,自主研发具备显著的累积效应,技术层面的不断累积自不必说,更为关键的是,团队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会持续提升,从而形成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打造的今视频上线三年时,实现了矩阵用户总数超亿、日均传播量过亿、年营收过亿的“三个过亿”目标,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显著提升,2023、2024年连续两年入选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广电媒体融合典型案例,且自研技术产品连续三年获得江西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资金资助,这充分彰显了自主研发技术在推动平台发展与创新中所发挥的关键驱动作用。
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继续秉持自主研发理念,致力于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并推动技术团队从运维型向研发型转变。江西的互联网发展基础尚待夯实,打造高水平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难度非常大,传统的事业单位招聘机制很难满足研发团队建设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