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传播赋能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与路径优化
在数字化转型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双重驱动下,新媒体技术的赋能为社会治理带来了重要机遇。党中央提出“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方向,为媒体融合与社会治理的协同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由高晓虹教授主编的《中国新闻传播研究:融合传播与社会治理》一书立足“融合传播”与“社会治理”的交叉领域,通过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的路径,揭示了媒体融合如何通过技术赋能、平台重构与机制创新,重塑社会治理的底层逻辑与实践范式,对探究新媒体时代融合传播赋能社会治理的机制创新与路径优化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融合传播重构社会治理的理论逻辑与范式转型。由本书内容可知,融合传播通过“技术一制度一文化”的三维互动,推动社会治理从“科层制管控”向“网络化共治”转型。这种转型的理论根基在于传播技术对社会权力结构的解构与重组: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消解了传统信息垄断,使治理主体从单一政府主导转向多元主体协同。从范式转型的维度看,融合传播推动社会治理呈现三大转向:一是传播形态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对话,政务新媒体通过留言区、直播互动等形式建立政府与公众的常态化沟通机制;二是治理模式从经验决策转向数据驱动,书中强调“数据治理”作为新型治理工具的价值,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来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三是权力结构从中心辐射转向网络协同,县级融媒体中心通过“新闻 + 政务 + 服务”模式,将治理触角延伸至基层末梢,形成“一核多元”的治理格局。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1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