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药中张飞”,也是养生“宝贝”
作者 江媛媛
发表于 2025年8月

大黄,有“药中张飞”之称,它与人参、附子、熟地一起被明代名医张介宾称作“药中四维”,被推为“良将”。那么,这味中药究竟有何神奇之处?

杏林“将军”药性峻猛

大黄入药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大黄的记载。陶弘景说:“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药性赋》里也说大黄:“夺土郁而通壅滞,定祸乱而致太平。因名之曰将军。”大黄因其药性峻猛,而似能够平定祸乱的虎将,给它冠以“将军”之名当之无愧。

大黄也因此得到了许多带“军”字的别名。四川产的大黄可称为“川军”,生大黄叫“生军”,炙品中酒大黄可叫“酒军”,醋大黄叫“醋军”,熟大黄叫“熟军”。这些名字,在中医临床的处方中常可见到。

大黄因产地不同而分南北,北大黄一般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南大黄主要分布在四川。

大黄属于泻下类中药,具有泻下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其中起泻下通肠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蒽醌类化合物,尤其是番泻苷。如果加热时间过长,起泻下作用的主要成分就会失效。如要泻下通便,一般使用生大黄。大黄经酒炮制之后,泻下之力就减弱了,相对而言,活血化瘀的功效有所增强。

大黄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特点,以大黄为主药的名方有很多,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等,这些药方都是中医临床治疗危急重症的妙方。李时珍也提出“急症救治首选大黄”的观点。经过古今医家广泛的临床实践证实,大黄在治疗急性胰腺炎、阑尾炎、肠梗阻等方面确有卓越疗效。

除内服以外,大黄也能外用,李时珍就善用大黄外治。《本草纲目》记载,大黄可治疗各种胃火牙痛、冻疮溃烂、口疮糜烂、鼻中生疮等,可以涂、敷、外贴。

总结一下,大黄的功效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生大黄能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内用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等症;外用治疗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等;现代多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除了生用,还有其他不同的炮制品种,如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清宁片等炮制规格。不同的炮制品种,功效亦不同。酒大黄能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