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烟王”褚时健去世已经6年了。他创造了中国商业史上一个跌宕起伏的传奇,也留下了“励志橙”和万亩果园。在他走后,那位与他甘苦与共的太太马静芬,依然步履不停。
今年93岁的马静芬,继续活跃在各种场域:她创业,做起了蓝莓的生意;赶上短视频的潮流,在镜头前分享人生经验;不久前她的插花作品集刚刚出版,她与专家聊起“中国民族特色花艺”。
她活得像一个永远在“开机”状态的人,总有一份内驱力从生命深处持续燃烧。那么,这股力量从何而来?
93岁,正是拼的年纪
早上七点半起床,马静芬的第一件事是巡视院子,查看花草菜苗的长势,向工人交代养护细节。花盆里有花枯萎了,她会立刻指出;厨房里哪瓶自酿酱发酵得不够理想,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养花种菜的过程中,马静芬遇到过“打农药不行,不打农药又被虫吃掉”的难题。这时候她会到手机里找对策。“有的(视频)是真实的,大数据库里给‘拨’出来的;有些是骗人的,半天听完都没学到知识。”看到靠谱的视频,她会收藏起来;遇到不懂的网络新词,她还会打电话请教朋友。
除了刷视频外,马静芬近年还出镜拍短视频。拍摄用的文案,她会一字一句地细读,用红笔在字里行间修改。一次外部合作的拍摄现场,她边整理衣服,边开玩笑提醒:“这次不要再搞错了,把我累死算谁的?”
精力旺盛的她拍短视频的过程是投入认真的,却不太在意视频的播放量。哪怕那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视频有超过10万人点赞,她也只淡淡地说:“我觉得该做的,就做了。”
69岁的时候,马静芬与褚时健一起走进哀牢山,种起“励志橙”。打那以后,她就冲在高龄创业者的第一线。
褚酒是马静芬为圆老伴的酿酒梦而创立的。当时褚橙庄园刚建成,马静芬说要把褚时健做过的事情再做一遍,而酿酒正是褚时健年少时做过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恰好,当时有一个年轻人带着烤酒设备到庄园酿酒,没承想竟唤醒了耄耋老人的梦想——酿酒。2015年,夫妻俩经深思熟虑,收购了玉溪的一家酒厂。
这酒香里寄托了褚时健的初心,也满载马静芬的追忆。即便丈夫去世后,马静芬仍为这瓶“励志酒”而努力奔走。隔三岔五,她就会坐上皮卡车的副驾,前往玉溪的酒厂,与南来北往的客人交流。
2025年4月24日下午,30多名参观者抵达酒厂,他们来自浙江、四川、湖北等各地。马静芬刚坐下准备说话,七八个手机就被高高举起,参观者拍照、录视频,另有两三个开了录音的手机被递到麦克风旁。马静芬习惯了即兴演讲,往往从“大家今天想听什么?”的提问开始。
那天她谈起为了让这酒更香醇,跨省到茅台镇求教老师傅。来时路的卑微她从不忌讳谈及,甚至会坦然告诉大家,由于身体的缘故,自己过去很少喝酒。回顾创业故事时,这位老人仍不时展现自己的幽默,说:“晚上大家不要喝醉,喝醉你的合同就看不对了。”这让台下众人不禁会心一笑。
除了开酒厂,马静芬还会随兴做些“小生意”。90岁之后,她仍在创业,悄悄地,不声张。蓝莓是她手头上的新项目。第一次蓝莓树结果,她拿来一筐果子递给儿子,说:“这是我种的,你尝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