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伊春:林海冰雪化金银
作者 孙冰
发表于 2025年8月
宝宇森林生态小镇全景图犹如一幅山水画卷。
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
伊春市金林区金山鹿苑

“我们昨天已经来过了,今天本来打算返程,但孩子太喜欢小鹿了,非要来‘二刷’。”一位来自北京的游客告诉本刊记者。

在伊春金山鹿苑,蓝天、草甸、溪水、白桦林、“社牛”梅花鹿……俘获了众多游客。在社交媒体上,这里早就成为网红打卡地:“不是北欧、奈良去不起,而是伊春更有性价比。”

伊春位于小兴安岭腹地,拥有400万公顷浩瀚林海,森林覆盖率达83.8%,也被称为“中国林都”。2013年起,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这座以“红松故乡”闻名、因木材采伐而兴的城市开始了绿色转型。

围绕林区经济转型发展、林区生态保护、林场职工生活等方面,伊春广开思路、多策并举,不断探索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书写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向新向绿,从“独木经济”到“生态经济”

“伊春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财富就是生态。”伊春森工上甘岭林业局公司溪水林场分公司党支部书记秦瑞亮告诉本刊记者。

秦瑞亮是土生土长的伊春人,从小就在林场生活,看着父辈们以伐木为生。长大之后,他却成为“护林人”,不仅带着乡亲们实现林场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也在守护着这片一定要留给子孙后代的大森林。

秦瑞亮回忆,之前,木材采伐加工是整个城市的支柱产业,但产业附加值低,对生态环境破坏大。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伊春面临着生态修复与转型发展的双重挑战。但是,无论是政府还是老百姓,所有伊春人都有一个共识:森林是伊春的优势和财富,透支自然是不会长久的,要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伊春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伊春转型发展的整体思路是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打“生态牌”、念“山字经”、唱“林下戏”,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联动,点绿成金、化青为银,推动伊春向“新”而行。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1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